多样的儿媳结局57?
婆媳问题是中国式家庭的奇特存在,没有这个关系的女性未必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一旦她们相处过,就会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难以处理的好像也不算关系的一种微妙存在。那么婆媳矛盾怎么解决?下面就来看看这个多变关系的多样化结局吧。
一、棒打鸳鸯式。
此招适用于婆婆对儿媳妇的所作所为不满意的情况。儿媳和女婿怎么个好法,婆婆永远不懂欣赏,儿媳和女婿怎么样都是人家的自由,婆婆偏要横加干涉。婆婆一边训斥儿媳:“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劳而获”是“不良”的社会风气(言外之意,女儿找个有钱人就行,不要多学点知识,更不要想着发财),“女怕嫁错郎”,不要“恋爱脑”,恋爱结婚要靠“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这是封建时代陋习)。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儿子或女婿非打即骂——有时是当面教育,有时是在背后挑拨,或明里暗里指桑骂槐,或借题发挥,借酒骂妻(自己喝醉了酒,故意找茬吵闹,骂人,有时更拿儿媳出气),或以死要挟(有几次丈夫打自己,并扬言要杀儿媳,但都没动手)。
此招的妙处在于:使儿媳觉得自己像掉进了冰窖—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暖。在婆婆的棒打鸳鸯之下,有的儿媳终日以泪洗面,情绪低落(好像有抑郁症);有的儿媳“思前顾后”,对前途感到渺茫(仿佛患上了神经症);有的儿媳则心事重重,情绪不稳(心理变态了);有的消极躲避,很少说话(好像患了自闭症);有的甚至卧轨自杀(不幸患上精神病,竟做出如此蠢事)。儿媳的这些病,医生诊断不出来,是“心理障碍”,还是“神经有病”,只能“待观后效”。看来,婆婆的这一招颇为奏效,只是奏效得太早了一点!本来,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一起过几年快乐时光是理所当然的,也无害于别人。
二、软欺硬骗式。
有的婆婆对付儿媳,像是哄骗孩子,有时对儿媳“耳提面命”,“言传身教”,语重心长;有时又装得笑脸相迎,甜言蜜语,好话说尽,使儿媳认为婆婆是自己最依赖、最亲近的人。在生活上,婆婆对儿媳嘘寒问暖,呵护备至,关怀有加,使儿媳倍加感动,视如亲母(或称婆婆为“妈妈”,或跪拜姥姥)。有时还端茶递水,侍候婆婆上厕所(这是儿媳应尽的义务,并不是婆婆的好处)。有的老人对儿媳简直是无微不至,比自己的亲女儿还要亲,对儿媳家中之事,像是自己的家事一样关心,儿媳生小孩,如同自己生养的孩子一样喜爱(或让儿媳妇管自己叫“奶奶”,或将孙女、外孙女当成自己的“知心人”、“贴心小棉袄”)。
此招的妙处在于:将儿媳骗得团团转,但总是让儿媳吃不了“兜着走”。儿媳由于感情用事,一旦上了婆婆的当,吃了大苦,受了大亏,反而连亲妈也来不及埋怨,只好默默地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三、拉帮结伙式。
对付那些个性强、工作能力强的儿媳(也有女婿),婆婆便拉帮结派,寻找帮手:或找女婿的缺点教训儿媳,或找儿媳的毛病训斥女儿,甚至叫来外孙子(女)数落儿媳(有时也叫来儿媳的母亲或弟妹,来训斥自己的儿媳)。或者动员所有亲戚、朋友,共同对付儿媳。此招一般集中在儿媳“管得宽”、“爱多管闲事”、“不分内外”(强占娘家东西,乱花钱,不护息孩子等),或者儿媳与婆婆正在闹矛盾的时候采用。此法比找亲友说儿媳的坏话更见效。因为对方都是自家人,亲戚碍于面子也不便正面阻拦。
四、暗箭伤人式。
婆婆有时对儿媳使用“冷箭”,即不开口说你坏话,但当着第三者面,总是不断地指责儿媳这也不行,那也不是,说儿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好像儿媳处处不如人,没有一点长处。有时更直接对儿媳冷嘲热讽(嘲笑儿媳“没文化”,“土里土气”,“不像个贵族”,“浑身都是俗气”,“少了高贵的气质”),或在背后指使亲属议论儿媳的短处。还有时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对儿媳言而无信,或“出尔反尔”。
此招的妙处在于:指桑骂槐,暗箭伤人,不伤面子,不伤和气,且效果惊人。使用暗箭伤人的方法是:一要选对对象。如果“小样儿”(年轻人)、“毛丫头”(没有生育过的妇女)、“老姑娘”,不惯受这种羞辱,一戳就跳,那么使用这一招就有成功的可能。二要“找准突破口”,即发现对方的弱点、不足乃至隐私,或找到对方最最敏感的部位,一击而中。三要选对时机与场合,即要在亲友面前显示自己对儿媳的不满,使儿媳在突如其来的羞辱面前受不了,下不了台,引起亲友们对儿媳的反感和厌恶,以至儿媳觉得“低人一等”,怕见熟人。
五、旁敲侧击式。
婆婆不用直接说儿媳的短处,而用讥讽、嘲笑、故意批评儿媳孩子等方法来间接说你不是。儿媳不懂其中的“奥妙”,一误会,便落入魔爪,终生难以彻底解脱。
此招虽然间接,但往往击中要害。因为儿媳一准以为婆婆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要差一点,因而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甚至痛哭流涕,跪在地求婆婆告诉她,为什么孩子不如别人的优秀?婆婆会满意地回答:“因为你教子无方,所以你孩子不如别人,所以你一辈子是没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