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明和丘吉尔的故事是真的吗?
弗莱明和丘吉尔,对于国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世界名人,弗莱明因为发现了青霉素而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而丘吉尔则是带领不列颠民族抵抗纳粹的传奇首相。他们二人的名字是如此响亮,因此当看到介绍他们的逸闻时,人们自然会相信这样的名人身上必然发生过那么多不凡的事情,从而将相关的文章视为信史,而不做进一步考证。
然而事实上,网络上大量流传的这段文字并不靠谱。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赞扬丘吉尔“即使是在极为艰难的时候也不放弃读书写作的爱好”,从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而为了说明丘吉尔具有“超凡脱俗的定力”,文章便举例说,在他被关进监狱,生死未卜的危急时候,也仍在潜心写作,而后来弗莱明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发现了灵感,找到了神奇的青霉素,从而救了他的命。倘若真是这样,那这段文字的确是极佳的励志美文。
然而稍微查找相关资料就可以发现,以上所述的情节与史实有诸多不符之处:第一,文章说的“1922年7月”这个时间是错误的。1915年至1917年间,丘吉尔先后任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1917年至1919年间在协约国军事委员会任职。而在1921年至1922年间,则任殖民大臣。1922年的7月他还在任上,而并非身陷囹圄。他真正被“关在一间阴森潮湿的牢房……”是在1916年秋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激烈也最残酷的阶段。“1922年7月”这个时间可能是由于“一战”和“二战”的混淆而来,但这个时间错误却导致整个故事的背景时间都不对。
第二,丘吉尔所写的书和弗莱明的关系事实上也有出入。根据原文,人们很容易以为是弗莱明在阅读了丘吉尔1922年7月在狱中写作的书时获得了灵感,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按照时间,1922年丘吉尔的确在写作回忆录《世界危机》,而弗莱明是在1928年正式开始研究葡萄球菌的。但是《世界危机》直到1923年才出版,弗莱明是在1929年才读到这本书,显然无法对他的前期研究产生影响。
第三,弗莱明找到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并不仅仅是丘吉尔的书给以了灵感。在弗莱明找到青霉素之前,西方医学界就一直在为有效地治疗细菌性疾病而奋斗。弗莱明和所有同时代医生所做的就是从大量的天然物质中尝试有无抑制或杀灭病菌的作用。1922年,弗莱明曾经发现一种叫做“溶解酶”的物质,但后来发现它并不是特别有效的抗菌物质。因此1928年,弗莱明将之前没有用的培养基丢弃,而未加处理的培养基意外地被青霉菌污染,弗莱明发现培养基上的葡萄球菌被青霉菌菌落周围的带菌培养液杀死了,从而意识到:这种带菌培养液中有一种能够杀死葡萄球菌的物质,弗莱明将这种“被污染”的物质命名为“青霉素”,并对此做了研究。后来由于青霉素难以提纯及弗莱明工作岗位的变动,青霉素的研究一度中断。
而1929年,在读到《世界危机》之后,弗莱明又重新开始了相关研究。从以上过程可见,青霉素的发现是弗莱明在研究细菌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而并非仅凭一书的启发而获。
第四,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也并非像文中所说的一样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包括“使他转危为安”。青霉素是1928年发现的,但直到1941年弗莱明已经去世之后,青霉素才被成功提纯,而真正用于大量治病则要到“二战”末和“二战”之后了。因此在1929年之时弗莱明也不可能靠青霉素来“转危为安”。
而这段文字在流传过程中还有一句引申文字,即“从此他每次生病都要求用青霉素治疗。医生不解,他说,因为我坚信青霉素的疗效啊!”这个说法也纯属无稽之谈。前面已经说了,1929年青霉素是不可能应用于治疗的,因此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上流传的这段“青霉素与丘吉尔”的文字,实际上并不能看作信史,它并不是对真实历史的介绍,其中甚至还有臆想的成分。它本质上是一种“神化”名人的“伪历史”,是极不客观、极不准确的。而由于这种文字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加上名人效应,因此在流传过程中会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扩散力,从而很容易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历史事实。而历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将真实的情况“去伪存真”地发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