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故事有哪些?

蔚怡璇蔚怡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包拯的故事,早在他生前即开始广泛流传:据《宋史·包拯传》记述:“拯性峭直,孤癖寡合。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必有以我家口铭(引者按,指《包拯家训》)为沽名誉者。虽燕居(指闲暇时家居),人以不言为畏威。……”这段叙述,主要记述了包拯的品性和待人接物态度、日常起居的作风。其中有的事情是夸张性的,如说他“虽燕居,人以不言为畏威”,这明显带有“为国除奸”的神化渲染。此外,还有些传闻未见史书收录,如宋代乐史《杨文公谈苑》中说:“包孝肃公(即包拯)在朝,有人诉家信至,纸背重有字,公读之曰:‘翰林学士承旨张,包。’诘之曰:‘此张学士(张方平,时任翰林学士承旨)与谁书也?’具以实言之。即令赴阙取对,张不伏。公以纸示之曰:‘翰林学士承旨者,乃朝廷公事印文,安得到私书’张遂伏罪。”这段有情节故事的记叙,也较早地体现了包公的办案技巧,故而能流传于世。但《杨文公谈苑》并非严谨的历史作品,记载亦时有失实,所以不能全信。

包拯生前流传的故事,说明他作为一个“为政严毅”的“名臣”,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仰慕,从而成为宋代社会“反贪倡廉”思潮的具体代表。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事迹又与社会现实逐渐融合,从而推动了各种艺术形式下包拯故事的继续流传、增饰。这主要在元明清三代,而达到高峰。

在不断流传、增饰过程中,关于包拯的生平、事迹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别甚至背离史实的记载,这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通用艺术手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