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占领?
对于此问题众说纷纭。
有人称:苏,美两军的会师地点(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维亚)不在柏林直线前进上,也就是说美苏双方要南辕北辙才能会师。这样一来,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柏林之前会师苏联,就算要抢也来不及了,不如干脆占个后勤运输方便、距离前线最近的德国首都柏林。
还有人称:美国的“原子弹”刚刚在日本爆炸,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比美国更强的国力和军力。美国在打德国的时候,和苏联是同盟关系,而苏联与美国实力相当。美国为以后对付苏联作准备,自然要先抢占柏林,扩大在美国战区内占领的地盘,以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
上述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有失片面。其实,美国不占领德国首都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美国政府自参战后就一直支持丘吉尔的欧洲作战战略,美国战区首脑艾森豪威尔统率的盟军欧洲最高统帅部受丘吉尔指挥,因而要听从丘吉尔指挥攻打柏林,美国军队自然无权占领德国首都。
当然,如果美国非抢不可的话,其强大的空军可以无视一切,在苏联之前抢先进入柏林,但若和苏联发生冲突,美国就等于在欧洲开辟第二个对苏战场,使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和美国陆军欧洲盟军背腹受敌,这对正准备全力对日本作战的美国无疑是极大风险!而当时苏联军队仍深陷德国腹地,就算因此和美英发生冲突,远不是美英的对手,美国政府深知此点,因而无打苏战争心。
如果将柏林拱手让与苏联,那美军在以后对付苏联时就会处于两面受敌的被动境地,这也不符合美国利益,于是就出现了丘吉尔和斯大林瓜分德国首都的“赫腾斯多夫机场秘密换文”,使美国军队有权占领柏林。按三国议定的瓜分德国的“波茨坦协定”,柏林是苏联占领区内的一个飞地,处于苏联占领区内美占区的飞地,也是美苏两大占领区的接合部。
为了防止美苏双方因占领柏林而发生冲突,三国协定美军占领柏林所需的军需和物资全由美占区供应,运输路线必须在美占区内,于是才出现了美军仅能通过一条战后世界上最狭窄的运输通道“柏林走廊”进入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