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五行属木吗?
粟五行属火。
粟,亦称稷、粟米、粱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北方主要粮食作物,脱壳后叫小米。粟呈金黄色,米质较粗糙,煮熟后米粒呈半透明及黄色。
在古时,粟是五谷之长,被称为“社稷”。现在的五谷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稷(粟)、黍、菽(豆)、麦、稻为五谷。古代常以粟来概指各种粮食,在古书中多见记载。三国魏曹植《上恩诏书》:“黎庶充给,仓库盈溢,稼穑极于丰年,野有灭没之粟”。宋曾巩《救灾议》:“国家常患民间乏粟,以待凶灾”。唐韩愈《谢自然》诗:“有鸟丹霄飞,骨毛琅玕身”。这里丹霄,指色红如粟的天空。所以,粟是红的,五行属火。
在古时,因小米种植、收成较易,应用广,产量也大,所以常用粟米来表示五谷类的数量和重量。古代的量器和衡器的度量单位都用粟来表示。商周有量器称“斛斗”,《汉书·律历志上》“斗、斛”。颜师古注:“三百黍为龠,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就是说,10颗黍的容积为1龠,10龠为1合,10合为1升,10升为1斗,10斗为1斛。商周时的斗在出土文物中可见到,容量有大小之分,斛在现今中国南方一些农村还可见到,用金属或木料制成,在乡人中也常听到“几斛几斗几升几合几龠”的话。古代量粮亦然。商周还有量器称“豆区”,《汉书·律历志上》“斗、斛,谓之豆、区、釜、钟”。颜师古注:“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二斗为豆,四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商周时的豆在出土文物中也可见到,形如高足盘,有盖,容量较小,似现今农村人使用的水舀或称饭的量器。
古代的衡器也以粟表示重量。商周以“铢两”为单位,即以粟米多少来表示物体重量。《汉书·律历志上》“两,其名曰铢、两、斤、钧、石”。颜师古注:“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商周以铜砝码作秤锤,出土文物中有见过。现今农村在一些老旧农具上还可看到“几斤几两”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