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在五行中属什么?
周易与五行的起源 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左传》等书中,如《尚书·金滕》有“武王既丧,管蔡作乱,谋倾社稷”;《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有“以索献于大祖。自文王五十有九而终”等语。 但把金、木、水、火、土看作五种基本元素,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性质和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却是《周易》的首创。 在古汉语中,“行”是行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行为或运动方式的意思。
在《易传》中,《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认为“乾”“坤”定其位而互不侵犯,“离”“坎”对举而不乱,“震”“兑”往来而无碍。
这八种关系就称为“八卦”。这八个卦互相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构成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形态和规律。因此有了“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这一说法,这里的“立卦”就是指建立出六十四卦的结构来。 六十四卦的排列结构正是由乾坤二卦而来,也就是取乾坤二卦的变化形式各三变为下卦和上卦,组成六种不同的组合,形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每一爻都代表着一种状态,由此产生了六十四种不同的情况。于是,人们通过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可以知道其变化的形态,最终预测到结果了。 这其中的每一过程都由一种特定的符号来表达这种含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象、数之由来。 而五行之说正是在这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东汉郑玄注《周易》时曾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见《周易正义》)将这五行跟八卦相配,分别组成了六个卦:
坎为水,艮为山,震为雷,巽为风,坤为地,乾为天。所以上卦为水者为坎,为水克火,故“先有坎陷而后能光扬”。
下卦为木者谓震,为木生火,故“雷动而生百物”也。
上卦为火谓之离,为火比生木,故“光明出于虚无,故为大健”。
上卦为金谓之兑,为金居燥木之上,故“刚健而消折”也。
下卦为土者谓坤,为土生万物,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亦此意。
以上各卦皆含象数之意,其中所隐含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象在其中,故可推演至人生哲学之中去。 到了宋代张载著《正蒙·太和篇》中说:五行,一阴一阳而已,五行之相乘,与相侮非也……五行之相得,与相合非也。又说:五行之相得相合,皆相济而不相悖耳。故曰:“帝出乎震。”“帝”即皇帝,出自东方,是出巡之意,也是新生命开始之义。
五行在《周易》中是有着明确的含义及地位意义的,绝不是后世附会而成的。只是随着汉代五行说的盛行,以及道教对于易理的发展,使得后人对五行之于易学的关系有些模糊不清。
其实,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而又辩证的自然观,它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了中国古代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贡献。而且作为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基因之一,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