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应什么?
这是我在知乎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关于五行的,之前两篇分别是阴阳和八卦的相关解释 那么什么是五行呢? 《尚书·洪范》里面说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的顺序排列,有不同版本,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个版本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木、火、土、金、水”(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而《管子》一书中则是说“水、木、土、金、火”。总之无论怎样排都有它一定的道理。 “行”字在古汉语中有很多意思,例如可以理解为运动,也可以理解行为或者品行等。所以五行并不是五种物质或元素,而是代表五种性质或者运动状态的概念。这五行的特性,古人总结了很多,其中流传较广的说法有以下四种:
1.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洪范》 2. “水为阴,火为阳,木属阳,金色阴,土居中央,兼有阴阳之性”——《周易参同契》 3.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樯,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引自《尔雅·释天》) 4.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参见《管子·五行》) 这四种属性都是描述事物状态的,没有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属性。其实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把这样一些概念作为占卜的一种模型而已。 而我们现在认为的五行的基本定义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产生了变化万千的世界万物。这个观点出现在汉代,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 “水、火、金、木、土,谓之五行……” 但当时并没有受到主流的认可。
现代科学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关于元素的来源目前公认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同样的原始细胞演变而来,也就是说在地球形成的时候地球上就有了所有的元素。而在元素与物质的转化方面科学家们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观点来解释一切的变化过程。 所以古代的五行学说在现代科学的眼里只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八卦的理论,是用来解释世间万事万物的工具而不是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