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五行属什么?
“豈”字最早见于金文,其本意为“岂敢”、“岂能”的意思。秦朝小篆将“豈”的“口”变为“厶”,变成了现在的字形和读音;在六书当中属于假借。 东汉许慎编撰《说文解字》时根据其含义将其分在了口部(今已不存)中解释为:“豈,難也。从口兮聲。” 清代段玉裁注:“按此謂難之意自歎不能如此也。今人言我豈肯如此乎,猶唐人言安得這般事乃是我,古之語也。凡以兮爲声者皆讀如希。周秦之文多無兮字而讀皆若希,後世乃加兮字耳。” 在六书中属轉注。
从字形上看,上面是“兮”,下面是“口”,意思是开口讲不出话来,也就是难以出口。 “豈”被用作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或“哪里”。 【出处】
1、《易·系辞下》:“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曷谓履坦坦?’ 小人履之則殆,故曰‘小人履之即殆’”。
2、《战国策·赵策三》:“夫人之至于患,非一旦而成也,积微成著,积小成大,卒然思焉,始谓之患矣。 故《书》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明德惟馨,无恶不灭。’先王之德也”;
3、《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岂直欲观高唐之兴,而暇顾诸侯之师乎?”
4、晋葛洪《抱朴子·嘉遁》:“况复贤才出羣,而困于乱世,何乃独以忠信而见疑乎?且夫高蹈远举,轻命重生之事,岂吾所敢而能哉!” 5、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问:‘如何?’答曰:‘树大必招风,高材受人攻。’岂直蚕月哉!岁终之月尤宜慎。”;
6、唐元稹《寄乐天》诗:“君应与羊牛,徒设罗与罝。虎豹孔百兽,何用空施罗? 燕雀满网间,鱼鳖宁能逃?非但云无从,当令无是操。嗟予不与彼,此道我将何?岂意君平翁,深怜后进骄;时时开此义,以救群惑浇? 知君苦寂寞,屡寄篇翰招;虽未睹斯文,幸闻金与韶。我生本无师,学走干灵苗;岂徒文字间,能与古为祧? 尝闻至公论,此是贤圣要。愿君尽告知,无以小恶弃其良。’
7、《水浒传》第八十八回:“岂不闻古人有言:好汉不受嗟来之食!”
8、明李东阳《麓堂诗话》卷四:“诗家忌语於理。盖理一也,在《论语》则‘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孟子则‘行或不经’;在吕氏春秋则‘用智不合’……岂非理也?语之以理, 乃诗家病也。”
9、清孙枝蔚《读杜小引》:“杜陵先生作诗,正不必求奇求怪。但看其语有不可废者,如‘穷年忧黎元’,岂特‘感时念苦痛’,又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岂特‘吟题达情素’而已!此岂寻常语哉?” 10、鲁迅《且介亭杂文集·门外文谈》:“中国原是‘非所宜言’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