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哪些属金?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将世界万物的属性分为五大类,分别用金、水、木、火、土来表示,其中又以五行中“金”的名称出现次数最多,因此古人们便将金属当成了金的本体和代名词,并赋予其更多含义。 如《说文解字》中记载到:“五色金也,黄谓之黄金,白谓之白银,赤谓之黄金,青谓之蓝铜,黑谓铅丹金也”,由此可见古人对五种金属有明确的划分方法,并且十分注意它们的颜色区别,但这里提到的五彩金却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金银铜铁。
从《史记·平原君列传》中我们可以得知,古代所谓的五色金指的是青铜器中的不同合金种类,包括铜、锡、铅与三种金属的任意比例混合物,由于古代的冶炼技术有限,人们在实践中只能不断尝试不同的配比来获得最佳的合金效果,所以这种材料在形态上也是多样化的,有的呈红色,有的是青色或蓝色,还有的是黄色。 后来随着人们的探索逐渐深入,才发现了红铜和青铜的本质区别,前者是纯铜,后者则是由铜、锡或者铅等多种金属构成的红褐色金属。再后来又出现了铅白、汞和白镴等金属制品,但这些都统称为“白金”,而不属于真正的金色之列,直到宋朝时期,人们才将金银铜铁统称为了金属五材。
至于何为五行之金,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五行说思想体系之中,该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种物质元素构成,即水火土木金,而金属之金则是指坚硬且不可分割的物质,故而可以代指金属本身以及坚硬之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五行之金并不是现代化学概念里的金元素,而是一类金属或合金的总称,其中包括自然界里所有具备金属性质的材料,同时还有一部分金属化合物也被纳入其中。
总之中国古代所推崇的五德终始学说虽然有着一定的宗教色彩,却在无形中将西方科技带入中国,促进了当时中国的科技进步,为之后中国领先世界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发展出了冶铁术和铸铁柔化技术(炼钢法的前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冷锻技术。我国在公元10世纪就已经掌握了生铁冶炼技术,并在14世纪前后发明了灌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