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在五行中属什么?
1.关于雷电的描述,最早出现在西周末年的《周易》里。 《周易·乾卦》里说“云雷,屯”;《周易·系辞下传》里有段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见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圣人之惊异天地之神妙于万物,而叹观象制器之道,皆出于神明变化之机焉。”
2.古人将自然界分为五类属性:金、木、水、火、土。这个分类法最初是来源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的一段记载:“辰为龙,未为马”。后来《周礼》和《吕氏春秋》对此又分别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周礼天官·大宰》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吕氏春秋·季春》言:“天地之气,和气生万物”。其中对于五行的排序就为后世所沿用——水在前,火次之,木再次之,金在后,土居末。这大概是最早的关于五行的定义了。
3.中国古人相信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不同的性质组合而成的,这种组合不是随机的,而是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的。比如用两个手指头去点一张纸,如果点出了一个洞来,这说明这两个手指就是阴与阳的组合。按照这种理论,自然界被分成了阴阳两类性质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属性(比如天与地、动与静)。当这两种矛盾统一的属性彼此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新的物质形态——“四时五行,阴阳变迁而成物也”,于是就有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4.五行之间又是如何运动的呢?《汉书律历志上》解释说:“木,春生于东方,火,夏行于南方,金,秋收于西方,水,冬藏于北方,土,季春建寅而德临天下。气终而始,各返其所。”这就是说,木生火,因为春夏两季草木茂盛,到了夏季就会转化为旺盛的火,这样草木就“死”了;火生土,因为到了秋季,草木枯萎了,但是火焰仍在燃烧着,这就产生了灰烬——也就是土;土生金,因为秋天的草木都枯萎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把斧子把它们砍下来焚烧,这样才会产生金属;金生水,因为只有金属才能被熔化,所以金属融化后就成了液体的水;水又生木,这是因为水把树木泡发了,因此重新发芽生长。
5.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大致是这样的:水生木,是因为没有水的滋润就没有树的生长;木生火则是因为木材一旦燃烧起来就会产生熊熊烈火;火生土是因为木头烧完了剩下的是一堆灰烬;土又生金是因为金属矿物一般都埋藏在黄土之中;最后金生水,因为金属可以铸造成器皿,器皿内盛满了水就不会泄漏出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黄金般坚固的状态。这就是所谓“金生水”的意思。总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 五行为: 木:有生发、条达的特性;代表颜色为绿色;五行属"木";方位为东方。 火:具有炎上、向上的特性;代表性为红色;五行属"火";方位为南方。 金:具有清肃、收敛的特性;代表色为白色;五行属'金';方位为西方。 水:具有润泽、向下特性的东西;代表作黑色;五行属"水";方位为北方。 土:具有长养、化育万物的特性,代表色为黄色;五行属土;方位为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