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属于五行属什么?

沈亦高沈亦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占个位置,后面继续写… 1.从汉字属性看,“淑”字的五行属性 “淑”(shū)这个字在《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 段玉裁注曰:今人谓善行为淑,从水、又声。水者,女人之所专;又者,女子小仪容也。故凡善谓之美,而美与茂通……盖从又持水以为善道之正象也……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淑”的五行为水,而且为阴水。 那我们再来看看《康熙字典》对“淑”的解释吧!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上面说的之外,“淑”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形容词,形容水流清澈,也就是水很干净的意思了;另一个是动词,表示清濯之意——把脏东西洗干净啦~ 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淑”字的本义其实就是表示水本身的一种状态——“清”和“净”——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我们完全可以认定五行的“水”就是“淑”本身的五行属性。

2.从字形上看,“淑”字的五行属性 在讨论一个汉字的五行属性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要素就是这个汉字的字形结构,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形音义的结合体。 从字形上来看呢,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淑”的这个字体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氵”,二是“又”。 所以,从字形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淑”是一个带“水”部首的字,其水的五行之气仍然没有变化。

3.从字源演变来说明“淑”字的五行属性 我们已经知道了“淑”的五行属性为水,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考察一下它为什么会是水。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关于“淑”的解释可以知道“淑”最初指的是妇女的美称或者美德。 但是我们在考证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淑”有美德一词的含义,但这一含义却并非出自于它的原始用法。根据王宁等人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字演进史》中的观点来看,“淑”的这一词义其实是后来的引申意义。也就是说“淑”原本并无美德这个词义。 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淑”的来历说起。

据考古发现,最早使用“淑”字的甲骨文中其实只有一个“又(手)+水”的组合,且“又”的位置是在上,“水”的位置是在下。这就是今天“淑”的繁体写法。由于那个时期的卜辞大多是以单字为主,因此无法确证这是不是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最早的“淑”字,但是从当时其他文字的使用情况来看,这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淑”的原始字形实际上是像一只手拿着水在洗涤一样,而这种手持的样子正是“扌”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他的还表现为提手旁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水是位于下方,这说明当时的“淑”水为阳,说明“淑”本来应该是一种流动的水而非静止不动的水或泉水。

笔者认为“淑”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洗手而不是洗地——当然,也许还有人会说它也可以指洗脚什么的,不过笔者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一般是不洗脚和洗脚的,只有一些特殊身份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另外,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淑”也就没有必要用右手去拿了——直接用脚去洗就完事了呗! 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淑”的五行之水是从甲骨文的字形中继承来的。至于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又”放在下部并把“水”放在上部,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样做是为了符合金文以及小篆的书写规则而已。 “淑”的原初五行属性应为水而且是阳水,并且带有洗涤的意义在里面。

4.小结 “淑”在古代是个会意字,它本身就带有“涤瑕荡垢”的意义在其中,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今天的“淑”的五行属性却是被判定成土了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时代的不同,许多事物也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女”这个字在古代表示的是女性,而现在则表示的是男性。再比如“火”在古代是指火焰而在现在则泛指一切发热发光的物质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实都是有着它们的道理的。

5.补充说明 关于五行之金的来源,我个人觉得可能跟古代的一些炼丹术士们有关联,他们为了提炼出所谓的金丹,于是就在他们的炉鼎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金属矿石用以冶炼,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所谓五行中金的说法。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

优质答主

《黄帝内经》里,把五行的属性分为:木、火、土、金、水。 五行中属火的字有:丙丁卯午,其中就包含了:淑的本字“示”(礻+示); “示”在古文字的写法是:上边的两个“日”象形为太阳,下边是一个字根表示祭祀。 可见它跟其他几个偏旁一样都是表意的。

关于这个字的来源还有一个传说故事:黄帝有个妃子名字叫元姬(她母亲姓元),有一次,元姬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于是她就叫这两个孩子叫:“元伯”和“元仲”。 这个事传到尧帝那里去了,尧说这两兄弟应该是舜的儿子(因为舜也是从母系出身的孩子),所以应该叫他俩的名字为:“舜”和“义”。后来他们各自成家立业了,他们的儿子也都有了名字;到了商朝的时候,为了显示殷商的祖先高贵,就把“舜”改做“舜德”和“伊尹”(就是那个汤的师傅)。再后来周武王伐纣的时候,认为他自己的祖先是禹的儿子鲧,于是就又把“舜”改成“虞舜”。汉朝建立以后又恢复用旧称“舜”。隋炀帝时又改为“虞舜”。宋朝赵匡胤得天下后,再次恢复称为“舜”一直沿用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