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五行属什么的?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古人发现自然界各种物质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五种基本状态。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反映着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转化的普遍规律。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黄帝“授神职”的故事中就有关于五行起源的描述:“帝曰:咨汝羲和!天地万象之形,咸奉尔思?何以知水行、火行、木行、金行、土行之如?” 上古时期的五行理论最初就是用来解释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规律的,后来逐渐被用来阐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并且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对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作了详细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西晋时期的郭璞在其《葬书》中也提出了一套以五行相配来论述择地安葬的理论和方法。此后,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五行学说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基础思维框架。
那么,作为传统命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纳音五行”又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其实,它与古代人们日常使用的律管测定节气有关。 在古代的律制中,将一尺九寸九分半(合今31.6厘米)的长度划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称为“黄钟”,以此推算出不同的律管长度对应的发音声调不同,依次为:黄钟、太簇、姑洗、蕤宾、无射、夷则、南吕、应钟、夹锺、仲吕、林锺、夷则。 例如,在夏代,人们就用长度为九寸三分七十分之一的律管来测候冬至节气的到来,当这个律管的振动发出一声黄钟之音时,这一天即为冬至之日。根据律吕的相生相泄的原理可知,若用一根九寸四分的律管来吹奏黄钟之音,则会出现“八度声”——即其振动频率为八次/秒(约400Hz)的声音——这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说的C调的1。而如果在这一律管内填满竹粒或稻米使其长度增加一度再吹奏,就会出现一个比C1略高的声音“八五度声”(约528Hz),这就是D调的1了……依此类推便可以得到不同的音阶。
这样,通过不断增减律管的长短,就可以得出所有自然之音。据考证,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6世纪的近二千年时间里,我国先后出现过19种古律制,其中既有以长度为基础的十二律,也有以宽度为基础的五度相生法产生的六律六吕;既有按阴阳五行配属而成的五声十二律,也有按照八卦九宫配制的六十四律等等,这些律制之间既有一定的关联,又各具特色,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乐律学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