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字五行到底属什么?
“誠”字的繁体作“誠”,从言从成(或說从言成)。 《说文解字》云:“誠,信也。從言成聲。一曰信也。”“信者,實言也;誠,诚实之謂,二者皆实言之意,故可通假。誠是本义兼引申義,而信则是由誠的引申義而分化出的新义。”[1] 许慎所说的“一本云信也”的“一本”指《广雅·释诂四》:“承、诚、信,信也。”王念孙疏证:“‘一本’即指此语而言……‘一本云信也’者,谓‘承、誠、信,信也’一语,独与此异,其初但有一人云‘誠也信也’耳。後人见古书多言誠,不知誠与信同,因合二语为一句耳。”[2] “诚”的字形所从之“成”当为“成为、造成”之“成”。所以,就本义来说,“诚”就是实在的话的意思了——当然可以进一步理解为真话——也就是诚信。
“誠”又引申有真实不妄、真心诚意等含义。 关于“誠”的五行属性,历来众说纷纭。 宋明时期的主流观点认为“誠”五行属火。程颐说:“夫誠者,圣人之出氣,非特誠而已,必以明之。然聖人之所以明者,以誠則明,非所以誠則明也。是以‘天唯堯民则之’,惟其民能誠於中,故天無不爲之明焉。”[3]朱熹也说:“《中庸》言‘誠之者』,则又言‘至誠如神’,盖誠則神矣,故能通乎神明而成罔違之感也。若夫日天則不然,但曰‘唯尧則之’‘天之未喪斯文也’,其意亦不过曰:‘堯能誠,吾能則’而已。”[4]王阳明认为“誠”具有金木水火土五德:“阳明子曰:‘誠是心之本體,求之於心而非也,既已得之矣,则可以言之矣。是故道,心之道也。性,心之性也。仁,心之德也。忠,心之製也。義,心之宜也。恭,心之敬也。廉,心之察也。直,心之出也。此所以五德备而人心完。”[5]
明朝后期出现了另一种主流说法——“誠”五行属金。李顒在《二曲集•答袁少伯》中说:“凡言五行,自汉以来莫衷一是。今观《易》之‘乾健坤顺’,《书》之‘刚克柔克’,《诗》之‘匪兕匪虎’,《论语》‘刚毅木訥近仁’,孔子论禹曰:‘汝惟簡乃可’,孟子论舜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此何谓五行哉!而儒者皆以为五行,此无他,理一而已矣。学者务须识取此理,不必问其所归于何行也。”[6]清初陆世仪在总结历代关于“誠”的五行属性的论述时指出:“先秦诸子及汉以下各家之说,大约不出火金水木土五大类,其中又有正杂各派不同。大抵以火为主,或以土为王,惟阳明先生独主于金。此诚千古难解之秘,余亦不能知其究竟所在,姑录诸家之说而并述之如下。”[7] 现代学者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解释,比如有人认为“誠”为水、火、风三者合体;也有人认为是火、風二部合体;还有人将“誠”分为上“夕”下“成”两部分,认为上半部分应属“火”部(即“夕”),下半部分属“月”(即“成”)部,“因此,‘誠’字的五行归属应该是属于火与月,或者是火月合一之物……”[8]这些见解似乎都值得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清)阮元校刻.许叔微注解类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清)王念孙著;段素勤点校.王念孙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宋代]程颢,程颐著;李植译注.二程集-卷三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明代]朱熹著;林乐昌编证.朱子全集-卷五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5]陈来.王阳明哲学研究:第四辑 王学与中国文化[C].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15-330.
[6](清)李颙撰;徐永传点校.二曲全書—卷十.人民出版社, 2010 年:102.
[7]陸世儀著;鄭培凯點校.養氣章問答卷第二十四補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3 : 166-167.
[8]张立泉.“誠”字的五行属性探究[J].中国文字研究会通讯,2013,(总第十二期):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