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行属什么的?
“五行”之说,源于古人对于宇宙结构的理解。在战国时代,齐、鲁、晋、郑等国先后修建了数座大型的宫殿建筑群,其中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附近的一座叫做“齐都”(又称“桓宫”)的大宫殿是齐国国王的祖庙,而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的一座叫“郑穆公之庙”的宫殿则是郑国的国王祖庙。这两座大宫殿均坐北朝南,规模宏伟。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说:这两座宫殿“南朝太室,北朝稷丘”“南朝山,北朝海;右苏,左颍”,即两座宫殿的正门都在建筑的南侧,并分别面向嵩山和泰山;同时又在南北两殿的左侧建造人工河流“颍河”和“苏渠”(或称“洧水”),以象征南方河流,而右边的河流则用黄河来代表北方海洋。
这种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和左右对称的设计理念正符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阴阳”、“左右”的观点。因此,当时的工匠们就在这座宫殿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五行为体、八卦为用”的理论体系。 到了战国时期,这套理论被发展得相当完美成熟。它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之一,而且也是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准则.其影响力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文化措施。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书同文”政策,即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与此同时,为了达到政治上的效果,秦国还实行了“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与统治。
汉朝时,人们又将“金木水火土”这五个要素与人的性格特征、人体器官等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并且可以相互影响。于是就有了“心属火而肺属金、脾属土又肝属木……”等等说法。五行学说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之中,如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来说明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变化;又比如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性质来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五行”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大众所普遍认可且奉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其对当时人们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