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在五行属什么?
“悅”,从页,说文曰:“喜也,從頁,页頭意美,從言以告人也”;又从女、从心:《玉篇》云:“女心悅也”,可见“心悦之”是本义。 《说文解字·页部》:“悦,喜也。从口,讀若說。”段玉裁注:“今人見喜則曰悅,聞喜之事則曰悅服,古亦同然。此字古文作悦()。凡心悅謂之樂,口悅謂之說……經傳多以说爲悅……” “乐”的本义是喜悦,所以有快乐之意:而“乐”的古文字形则是一幅演奏乐曲的画面——这就是中国古人对音乐的定义:“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音乐的本质就在于它的节奏和声音旋律给人带来的欢愉感、愉悦感——“乐”也可以指音乐、乐器。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更侧重于“乐”的情绪性、审美性的一面,即“音乐”与“乐声”——因为中国传统美学认为音乐不仅仅是声响,更是一种情绪或意境的表达,因而有“乐者,德之和也”的说法。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悦还是乐,其原初的含义都包含了情绪的表达,尤其是“悦”,既包含内心对外界信息的接受程度(是否产生愉悦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这种感受所引发的表情变化(笑),所以可以理解为“高兴地笑”:再结合后文的分析看,“悦”字的结构其实还蕴含了“面部肌肉放松”的生理学含义在内,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在高兴的时候都会开怀大笑的原因了。 而心的跳动、血液的流动都是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生理反应,当人们感到开心时,这些客观的反应就会被大脑作为信号接收下来进而引发情绪的变化,形成一种正反馈过程。
所以说中国的汉字不仅仅是表意的符号,更是有着深厚心理学内涵的智慧结晶,这也是中国古典哲学和现代认知科学高度融合的体现吧~ —————————-分割线————————— “悦”的繁体字形为“”,由“说”“女”“耳”三部分构成,其中“说”的字形代表的是说话的人以及聆听的人,而“女”则是被倾听的对象,这样便形成了说话人与女性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场景,而这个场景便是“说”的基本含义所在:
1. 诉说/述说:《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而邑居也者,三人九户,一家得二田。百里之地,而封君之家足容焉。”朱熹集注引程颢语说道:“方里而井,井九百余亩,中立之地,故可以邑居,盖三百户。三家共受二田,则三十氏各一夫矣,虽数世之变,而丰屋、富贾、畜积足以相变易而不穷。此圣人之虑远,不待变而使之必可也。” 2. 谈论:《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3. 劝说:《左传·庄公十四年》:“陈侯使公孙段来聘,且告于晋。武公问诸史赵,对曰:‘必断。’辞曰:‘岂不敢断,恐失志。’史赵曰:‘已经矣,断!’” 4. 说书:《敦煌曲子词·鹊踏枝》:“无奈锦杯催醉,乍醒犹困,更著轻寒细雨,晚来顿顿。渐引愁无数,罗幕纱厨,春风都属。 ” 5. 解说:《史记索隐》:“李延年字延年,中山人也,武帝时得幸,为协律都尉。其姊为卫太子妃,子进号昌邑王。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出长城兮,奋翼万里,随风飞扬兮,入控未央。’上以为善,乃使延年弟兼说方伎,世谓之李夫人间兄弟也。”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诗:“昔者有董夫子,通雄逸艺。”
6. 游说:战国策·燕策三·乐毅报燕王书》:「臣闻明王伐不共国,今王必欲行,愿以齐命见郭贤而游谈焉」 7. 说明/阐述: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8. 用话劝解:《汉书·严助传》:“陛下临天下三十年,贤圣人哲,茂材众矣,不可谓不及旦、禹。而所听止杨得意之言,《传》称‘亡言而不寡’,岂徒言哉!语曰‘当与言者议之一朝,不足以尽之’,愿陛下酌群议之,卒垂神静听,勿怠以疑。” 9. 以言语惑乱他人:如「妖言惑众」 10. 说合/介绍:《水浒传》第七回:「两个公人说∶『小人原是北京五河人氏,专靠办谋为生』。洪太尉问道∶『如何能够通天入地?』」 11. 陈说/陈述/论述/讲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明日,复览一书曰:‘臣得罪景公,窃计景公之怒不敢入蔺者,畏吾君之威也。今吾君幸赦臣,臣敢不听君令,奉命所向。』于是遂行。” 12. 说:《楚辞·九辩》:“申冤屈而求告兮,灵杳杳而薄天。”
13. 告诉: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孟东野,汴人也,自洛阳西去」
14. 告知: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5. 演说: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乃弘雅广博,英俊之域,论议如流,闻见奇伟,演一言之妙理,举千言而独对」 16. 商议:《新五代史·杂传·王朴》:「及世宗即位,遂用为宰相,平定了江淮,遂有南伐之志,世宗每与之议论时事,常屈於朴」 17. 说辞: 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荆公尝语人曰:『孔明治蜀,横纵各七百里,而简雍说刘璋云:『前方屯十万,后方客万双』。此殆神明之功乎!』时公为翰林学士,因言:『此必非常人。轼少年时尝一见之,貌厚少言」。公曰:『然』。」
18. 解说:清·吴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