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尔雅.释天》“太昊,大皞,帝喾,高辛氏,尧,舜,禹,契,父周之兴,自后稷封唐,尧为陶唐氏”这是中国的五行说法起源。 其中帝喾是颛顼的儿子,尧的父亲,舜的老爸。契是商国的祖先。这些人物都出现在殷商之前,至少也是夏朝的人。
那么按照中国的这个五行说法,殷商是水德,因为契姓子,子者,水也,所以是水德。周武王伐纣,周国是金德,秦灭周后,秦国是水德。秦亡汉兴,刘邦受命于水德。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觉得老子比秦始皇牛吧,就改了个年号“元狩”,元者,木也;狩者,火也。于是这一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火德”时代。
汉孝文帝十四年以后,实行“三年一郊”的祭天制度(每年正月在城南郊祭天,叫做“圜丘祀天”,每三年在新旧年之交在城北郊祭地,叫做“方丘礼地”)。汉宣帝甘露二年,因祭祀时发生日食,改“方丘”为“方坛”,又因为“圜丘祀天”与冬至有关,而“方坛祭地”和夏至有关,这俩节气都在五月,于是地祭场所称为“坛”,天祭场所叫做“丘”,从此有了一个固定的地名“圜丘”,而且还成了专门用来称呼天地的名词,后来历代沿袭,再没改变过。这就把天和地给定位了,同时这个名称还一直沿用到现在。
汉代人的阴阳五行思想认为:天地分阴阳,阴阳生五行。因此根据《尚书.洪范》五行说的原则,用五行的方式配属天地的方位、四时、节气的变化规律: 春属木,其方向东,季节是萌发,天气温暖湿润,雨水多; 夏属火,其方向南,季节是生长,天气炎热干燥,雨水少; 秋属金,其方向西,季节是收获,天气冷雨湿透; 冬属水,其方向北,季节是闭藏,天气寒冷干燥; 中间土,属于四季最后一个月,没有固定的方位和节令。
汉代经学家认为“土居中央,达四方,行四季”也就是说土是连接彼此的桥梁和通道,没有土就没有万物之间的联系。既然如此重要,那为什么不是五行的主宰呢?这是因为土的性质比较特殊,它的作用不是生也不是克,而是化。也就是其他四行之间存在着生和克的关系,但是土是不存在这种关系的,这就是所谓“土爰稼穑”的意思。(《论语.述而》:“土爱在其间”“田畯执耒耜,吾何怨焉?”)因为土具有包容万象的作用,所以他可以承载其他四行而不至泛滥或者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