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五行属什么意思?
在《康熙字典》里,“金”、“木”、“水”、“火”、“土”五个字下面分别列着五行的属性。其中并没有“燥”和“湿”两个词。“燥”和“湿”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们属于五行中“火的范畴”“金”的范畴里有“燥”;“木”的范畴里有“湿” ,可见,“燥”和“湿”是两个中医学上的术语,被用在医药卫生领域,而没有被用到哲学、社会学或是自然科学领域。所以,“燥”和“湿”应该不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它们的出现应该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在不断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识结果。
1.人体对于外界的感知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凉”等多种气候现象。在这些气候因素中,“风”、“寒”、“热”(即暑)是人体对外界刺激所感受的三类不同性质的信息。在《黄帝内经·玉机真脏》中提到:“风寒暑湿燥烈火,莫不止息。”也就是说这些外界的因素都是无所不在的。为了适应这种自然规律,人体必须作出相应的反应才能生存下去。为此,《黄帝内经》提出了适应自然的养生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内生五气的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不应该被内生的六气所扰动。只有在机体阴阳失衡,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内生五气。《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如果身体机能出现了异常,三焦对水液的调节功能就会降低甚至丧失。这样,体内多余的水分就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湿气凝聚。同理,当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抵抗力减弱,外来之邪(如病毒、细菌等)便有机会侵入人体,导致人体“上火”——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炎症反应。人体在对抗外邪入侵的同时,体内也伴随着阳气(免疫能力)的提升。如果病邪被驱除体外,身体内产生的阳刚之气会逐渐复归平静,人体的生理功能恢复常态。反之,若病邪侵袭机体后,机体无法将之驱逐外出,而是滞留在体内,那么,邪气既不能被排出,正气也无法顺利回归,这样,邪气滞留,正虚邪恋,疾病的反复发作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如此,一个恶性循环便形成了——体质虚弱,易发疾病;疾病不愈,体质更弱。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这进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心烦急躁、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而这种情绪又会加重内生的五气的生成。心理保健也是祛除五脏积郁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