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行是什么?

怀晨慧怀晨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老五行的说法比较笼统,没有明确的时间边界和空间范围 这里的“老”应该是相对于“新”来说的,在战国之前,人们是以节气来划分时令的,一年分为十二月,每月有二十四节气,每节气有三候(初候、二候、三候)共七十二候,每一候都对应一种植物,称为“候应” 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五行”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发现用木、火、土、金、水来对应五时(春、夏、秋、冬以及每年的季春与季夏)、五气(风、暑、湿、燥、寒)有一定的规律性,于是便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社会的人事变化,并且沿用至今。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先秦时期人们普遍认可的是“阴阳”“四象”“十二地支”等概念,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五行”的说法并逐渐替代了“十二地支”的作用,所以五行可以认为是现代八字中的“干支”,老五行自然就是指的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其实,不仅仅是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充满了神秘色彩,即使是在当代,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非常深入之后,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神秘主义的色彩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的随机性就使人们很难用经典物理中的确定性来描述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因此就有一些人用佛教的“因缘际会”“业力因果”来给量子理论以新的诠释

文新党文新党优质答主

首先更正一下,是“五运”而不是“五行”! 个人对于五行的理解是一个大的概念。 至于为什么是五个而不是六个呢?其实这是和上古时期人们计算时间、天数的方法有关的。古人是用干支来纪时的。十天为一旬,二十天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其中每月都有十五天,每年就有三百六十天。而五天为一候(这个“字”读音huò),所以一年的天数就是四百三十二天——正好有十个“候”。这样一年就分成一百零八个“节候”了,也就是现在通用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分为了两段。每段各十五天。

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叫法——“一候寒”、“二候温”——这就是五运的起源。 现在的人可能不理解这么细的划分有什么意义,但是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很重要的信息,因为那时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经验,在判断气候的时候只能依靠这些细节。 最后再补充一点:虽然我现在是在大学里教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但是我本科时读的是西医专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