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五行怎么分?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不同气候下表现的状态而总结出来的五个基本元素:土、木、水、火、金。 比如“润之者,雨土也;炎上者,太阳之火也。”其中的“润”“炎”就是描述下雨和天气热这两种状态的形容词。“润”字,《说文》中解释为“泽气”,即雨水聚集在地貌上的雾气,所以属土;而“炎”原指火焰燃烧,当然属火。
在五行学说中,上述五种基本元素被称之为“五方”或“五行”。它们不仅对应于五种颜色(西方白色,东方青色,南方赤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而且与五时(春、夏、秋、冬、长夏)、五季(东风解冻,南风燥热,西风凋落,北风严酷,西风收敛)以及五音(角音,征音,商音,羽音,宫音)等都有对应关系。 如果把“五行”比附于现代科学,那么它应该是一种原始的物质构成论。 至于“金”“木”“水”“火”四行的属性,《尚书·洪范》中有更详尽的解释:“金曰从革,木曰曲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爰稼穑。”这里的“从革”是指金的颜色(黄金),“曲直”指的是木材的形态(曲、直),“润下”指的是水的性状(滋润、向下流动),“炎上”指的是火的特性(炎热干燥),“稼穑”的原意是种植与收割,这里指土地能生长农作物。
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种性质虽然是“五行”的基本属性,但它们的强弱程度会受到阴阳的影响。如阳盛则“火炎上”,阴盛则“水润下”。 在五行的归类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内容,那就是“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干支在古代是用来记录时间的,也就是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间点。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由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每两个时辰为一节,共计二十四个节气。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天,分为二十四节气的周期循环。每个月的天数不定,有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的区别,这样每年约有52个节气,87个日蚀。 由于时间具有不可逆的特点,所以古人认为时间只有前进,不会倒退。正如《易经·乾》中所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时间在不停地运动,这种“一元”的运动趋势,正符合古代“天人感应”的观点——天地万物都在运动的,包括人在内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于是,人们按照时间的推移规律来划分自然界的变化情况。一年之中,立春之后阳气渐生而阴气渐消;立夏以后,万物繁茂;立秋之时,阴阳平衡;立冬过后,阴盛阳微;腊月(农历十二月)冬至一阳生,来年春分复阴至。这样,一年四季便形成了。 而这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的排列组合就形成了60种不同的“年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