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在五行中是什么?

毛佳凤毛佳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酸”、“甜”、“苦”、“辣”,这些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六气,它和西医所说的酸碱理论没有关系。 但中医书里提到“阴盛阳微”的人口味偏咸;“阳极虚”的人口味偏淡,这是中医对生理状态下的味觉描述。 中医用“酸、甘、苦、辛、咸”来描述中药的药性,但这里的“味”并不是指某味中药的口感,而是说某种药物具有某类物质的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该药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证。所以用药时,要考虑体质因素,身体虚寒者,要用温热性药,就要考虑药味的“寒性”或“温性”;身体有热者,用凉性药或酸性药。

金代名医张元素提出过“五味补泻”:“酸入肝经,肝主血分,故酸味能收肺气而补肝气,益精血而枯经络。”“甘入脾经,脾主肌肉,故甘味能健脾而生气血,充津液,肥腠理,利三焦。”“苦入心,心主血脉,故苦味清心热而除烦渴。”“辛入肺经,肺主皮毛,故辛味能宣肺而散风寒,疗表症。”“咸入肾经,肾主骨,故咸味能补肾而强筋骨。”这里已经涉及了药物归经的问题,为后世“五经归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饮食之功,莫妙于咸。咸能软坚渗湿,令人肥健,通身润泽……”他把咸味的作用归结为三大方面:滋润筋脉,软化坚肿,除湿利尿。他特别强调,人体津液不足,就会出现烦躁、口渴咽干、咽喉疼痛等阴虚火旺的症状,此时宜吃些咸味的东西,如海带炖排骨,豆腐炖鱼汤等。

武康枰武康枰优质答主

你这个问题其实问反了,应该是“酸在五行里是什么”吧! 中医用字来描述阴阳变化时,用的是阴、阳两个字而不是酸、苦、辛等味,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 举个例子: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封闭系统或者小宇宙的话(《黄帝内经》有提到),那么身体内部就相当于一个小自然界——它有自己的春夏秋冬、自己的风雷雨雪等等,而外部世界是大自然界,是外界的大天地。 “五脏化液”里有说到:心为汗(心脏是出汗的地方,属火),肺为涕(鼻黏膜里的组织液流到口腔称为“涕”,这属于脾的功能),肝为泪(眼睛流泪的液体是肝脏功能产生的,属于木性),肾为唾沫(唾液属于金的特性,也是归肾经所主)……这里面并没有涉及到酸味或苦味之类的味道。 从这里来看,应该可以认为中医学是从阴阳的角度看待人体的生理功能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