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色属于什么五行属性?
首先,中医理论中并没有“五行”这一概念,这是现代中医借用古代哲学中五行的概念用于说明人体五脏六腑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抽象模型。因此讨论“杏色”的五行属性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颜色是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与光的波长有关(物体的颜色有肉眼可分辨和不可分辨两种),而五行只是五种物质或功能的抽象化,它们之间本来就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按照古人的想法,五色是有归属五行的属性的——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这种观点被写入《黄帝内经》等古医书。后世也有人对五色与五行的关系做过深入探讨。
现在再看“杏色”: 杏色,在颜料中,红色系颜料中含砷量较高的是胭脂红,它被称为“红色的王后”;黄色系颜料中,柠檬黄含锌量最高,其次是中黄色的铬黄,再用淡黄的硼土质土红素、土红,最后才是杏色的镉红。 所以从颜料成分的角度看,杏色的属性应该是“土”属性和“火”属性之间。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颜料中的“金”“木”“水”“火”“土”等并不是五行中金木水土火的简单还原。
另外,中医理论除了认为五官五脏等器官有生理功能之外,还认为它们还有“形”: “心”有“形如莲蓬”之意,“肺”有“形如斧”之意,“肝”有“形如刀”之意……这些形态上的描述,在古籍文献里都有记载。所以颜色也是有“形”的。 根据《礼记·檀弓下》记载,古代葬礼有两种,一种“视丧之轻重以制日,多少不拘”,也就是说根据亲属的悲痛程度来决定守丧时间的长短,越是悲痛,时间越久;另一种是在为刚出生的婴儿举行剪发仪式时,随父亲沐浴更衣,这时父母要在门口迎接儿子,看到儿子后,母亲要抱着孩子回屋,这时大门就要关起来,让父子隔绝,这时的颜色就是“殷”(红黑色)。
再根据《周礼·司服》记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死后,祭祀时穿的衣服颜色也不同:天子“衮冕而至”,也就是全身披挂(衮读gǔn);诸侯则“爵弁而至”,也就是戴着尖顶的帽子(爵读jué);大夫则是“缁衣而冠”,也就是身穿黑色的衣服;而士则“皂衣而冠”,身上披的黑纱比大夫少一些。这时的颜色就是“素”(白色的丝织品)。 可见,古人对于颜色的感知和现代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眼中所谓的“无色”其实是有颜色的——“无色”即是“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