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两相克吗?
相生,是指五行之中某一行对其所生之行的滋养、助长和促进的作用; 相克,则指五行之中某一行对它的克伐、压制和制约的作用。 “生我”者,母也;“我生”者,之子也。 木生火,是因为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激发火焰; 水生木,是因为水滋养了树木(森林); 土克水,因为土能承载和水; 金克木,是因为金在自然界属于硬物,而木属于柔性,所以金克木; 火克金,是因为火的热力能够烘烤金属使其变脆,更容易被克制。 所以,“生我”“我生”的行是我阴阳属性的来源之一; 而“克我”“我克”的行则是我和阴阳属性的另一个来源。 在中医理论中,用“生我”“我生”描述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用“克我”“我克”来论述形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健康与和谐的重要基础。 例如,《黄帝内经》有云:“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皮毛荣,则腠理宣畅,通利三焦,之气,调于血脉,濡润皮肤。故其病发,气壅遏而不行,血脉浊滞,经络痞满,病候相应,……法当消导中焦,升阳益气,风自毛窍而出,肺气得宣,腠理疏,三焦气化正常,诸症乃退。” 又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统摄血液,……脾气虚则各脏功能皆弱,血虚不能营养四肢肌肉,则手足麻木,行动迟缓,脾病积秽生痰,痰阻气机,阳气不得布散,则周身畏寒,发为阳虚; 或脾虚水谷不化,清阳不升,浊阴下降,发为湿热或寒湿体质。……治宜健脾利湿,温阳养血,理气消食。” 五脏之间这种内外相关、表里相依的本质,要求我们在治疗疾病、调理身体时,不能就脏论脏,而是应该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