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五行是属于什么生肖?
“舞五行”这个称谓,最早来自于《易传》中“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其武而观其德”这句话的诠释。“舞五行”的“舞”字,是活动、动作的意思;五行的“行”字,是人走路的样子。所以完整的表述应该是“用五种不同的步伐来活动”的意思。后来这个概念被用在相术上,指看相的人根据人的容貌气质来划分人群的行为类型。比如《后汉书·王乔传》里就有:“初平中,京师语曰:‘天下无复人行,唯诸州刺史以四行(五行)简择僚吏。'”这里说的就是东汉时期京城的达官贵人按照“舞五行”的理论来挑选属下。
关于“舞五行”的传说很多,但大多荒诞不经。比较靠谱的说的是明代杨仪撰写的《明世宗实录》中的这段话:“嘉靖八年十月辛卯……先是,司礼监受内臣曹钦夫之请,于外家吴氏市房中择地建宫殿。帝讳之,特命仪往视。仪见栋宇高大,非比寻常,疑有窃盗,乃请断其柱。既而掘之,得铜斗六只,内有铭文云:‘嘉靖十年铸成此殿,重楼叠阁,万仞千阶。’又得银元宝五千二百枚。”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所谓“舞五行”其实就是根据建筑的结构形状和占地面积来给房屋打分的。评分项目除了占地面积之外,其余的都是面积内能容纳的人数。比如10个人以下的,称为“微房”;50人以下的称“小室”;100人以下的叫“中房”;200人以下的叫做“大居处”;499人以上的房子,则被称之为“百楼”。其中“小室”和中房”还各分上、中、下三等。 至于每一个级别的标准又有什么呢?我们只能依靠作者的想象了。因为原文用的是虚词“其”“之”“矣”之类的代词,非常含糊,估计是想通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方式留个口子,让读者根据对文风的熟悉程度来发挥想象填补细节。
不过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类似的文献资料作为补充。比如在明代刘侗、徐珂编撰的《帝京景物逸志》中提到:“宫阙之大,以数十计者,谓之百楼。大则数百间,小则数十间。”这跟前面《明世宗实录》里的说法是一致的。另外,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中也提到了“大小室之分”。 那么根据这些零散的资料,我们对“舞五行”大致可以有一个勾勒了:用五种不同的步伐来丈量房屋,按占地面积的大小给房屋分类,每类再分上、中、下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