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玉,在中医学里属阴,具有静、冷、濡、润的特性,《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说明玉是石头中的优质品种; 而《黄帝内经·灵枢·九针篇》中提到,“阴阳血气,皆出于胃,而营卫行者,五经之津液也……故精气走于五脏,鲜血注于百骸。” 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食物的精微部分(精华)是由脾胃运化生成的,而通过三焦循行到全身各处,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同时,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都要依靠它获取养分,所以中医理论中,脾胃属土,为阳土,具有升发之意。 玉与土都是大地的产物,属性相近。
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么玉只不过是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普通食物而已。然而事实上,玉还有另一重身份——药物。 为什么一块普通的石头,能够成为中药呢?这还要从玉的药性说起。 从汉代开始,医家就已经认识到玉具有“滋养肝肾”“润燥养阴”的作用。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玉,性味甘平,无毒。主治除风热,安魂魄,利血脉,润皮肤……” 这与中医对玉石认识是一致的——“甘淡平,归脾肺肾经”“主清心火,益肾水,生津液,润大肠”。
虽然中医理论中,土木同源,但是玉的药性和功效却明显更偏向土壤中的金。这是因为,五行之中土有厚薄之别,中医所说的土其实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土气。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张景岳曾在其著作《类经》中解释道: “土者,五行之中气也,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故能受盛上下,灌注无常,无所不宜。” 所以,同样是土生金,玉作为土中的精华,自然比泥土具有更强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