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字在五行属性什么?
《康熙字典》中解释,“达”字,五行为火。 《康熙字典》是一部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字典,对很多字都做了相当封建的评价。例如它评价“达”字的字形说,“达字从行,表示是道路通达之意;凡字之义理可通者皆曰‘达’”;又如评价“扬”字时说,“扬字从羊,按羊之为言祥也。故凡物之质美而利者,皆谓之‘扬’。”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解释显然已经不合现代人的口味了。不过,这部字典虽然把汉字当成阴阳五行体系的一员来研究,但它同时强调,“盖文字但有三百,而阴阳五行之数无定。”也就是说,它认为五行与数字的配比并不是固定的。我们也不能完全相信它的这套说法。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最古老的“达”字,出现在公元前174年的西汉古简里,它是用篆书写的。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给“达”下的定义为“逹,行不悖逆也。从辵、達声。”明代的文学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考正》中评价“达”字的读音时又说“逹字音达,今俗本多作‘达’字。”可见“达”字本是“逹”字,而且读音也与“逹”相同。“逹”或“达”都是到达的“到”的意思。这个意思在古代汉语里保留至今。我们今天说的“到达”、“抵达”等词语古书都和“达”字有关。比如东汉末年徐庶给刘备写的《徐庶称蜀书》里说“庶到太山,得见贤弟;至汝南,得知消息。”
“到”的意思和“到”字本身在古代汉语里是非常常用的。因此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到”的意思就写在“道”字里了。“道”字本像一人持杖而行。“道”的本义是指人们走路时踩出的路,后来泛指一切道路。那么“到达”、“抵达”当然也可以写得像“走”字一样,但是这样既难写也不美观。古人就创造了“达”字来代替“到”字。“达”字由两个偏旁组成,上面是个“行”字,下面是个“寸”、“口”之类的东西(古代没有手指头)。这么一来,“到达”、“抵达”就好像一个人走在一条可以通行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