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在五行中属什么?

植珊雅植珊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陌,读作mò,原指田间小路。后泛指道路,引申为生疏、陌生。 《说文》曰:“陌,田间路也。从莫,各声”。《康熙字典》云:“《唐韵》谟格切。与陌同”。即今之“马路”是也。 清人王相编撰的《古文观止》中关于“陌”的解释如下: “又如陌上花,谓田间之野花;陌头杨柳,言道旁之杨柳。皆以‘陌’为田间的意思。”(P103) 可见,“陌”本义就是田间的小路——这和小草的习性非常吻合。故许慎先生认为“陌”字属于“禾部”——这个归类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后来“陌”的字形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上面加了“各”字。于是,“陌”字就归到了“戈部”。

虽然字形变了,但是它的本义并没有消失。所以《康熙字典》等书仍然把“陌”归在“禾部”(今天的一些字典里仍保留了这个细节)。 不过,古人似乎更认可这种加“各”字的字形,因为汉代的经学家们就是这样解释这个字的。如东汉经学家郑玄就在自己的著作中这样写道:“陌,禾五车也。”“陌”的意思是田间的水道,也就是“壕沟”了。他同时代的学者何休也说过类似的话:“凡言陌者,皆有垄陌,其下皆为沟洫。”(《春秋公羊传》注) 为什么郑玄等人要特意强调“陌”的字形呢?原因是他们生活的年代出现了“假借”现象——即一个字表示多个意思的时候,往往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表示,而字形并不表示它们的实际含义。这种现象在汉代典籍中大量存在,也是东汉学者们不断纠偏的原因。

比如“漠”字,本意是水中的沙滩,由于通假,它常被误用于形容沙漠。又比如“莫”字,本是“暮”或“没有”的意思,但由于通假,它常被误用作语气词。再如“陌”字,本来表示的是田野的小路,但由于通假,它在古文献中常用来代替“百”——这就是“秦越相逢,亦各走其陌”(《左传•昭公元年》)和“此所谓‘百里奚’者也。吾以尔能知百里奚之数矣’”(《孟子•梁惠王下》)这两句话的意思了…… 所以,“陌”属于“禾部”还是“戈部”,取决于它出现在哪个朝代的文献之中。出现在东汉以前的文献里,它就是“禾部”,出现在东汉以后的作品里,它就是“戈部”。

符丽姗符丽姗优质答主

在我国古代,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学说强调整体观念,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来说明机体整体观。五行,是中国哲学的一种系统观,迥异于欧西的思维方式,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古代文学、史学、思想及其它学术门类当中,比比皆是”。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并用五行之间的生克规律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揭示事物的属性。在人与社会层面,以五行来推演季节和方位。如《尚书?洪范》中的五方、五材、五时就是以五行来配伍的。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一个循环,在生克制化平衡的情况下,天地相参,宇宙安宁平和。如果任何一方有过不及,破坏了相生相克平衡,就会引起混乱和伤害。“祸福相生,倚伏无形,为之者存,不为者毁也!”在五行中每种元素都有相生相克的性质,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