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五行属的什么字?
“五行”之说,源自于《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它是古人通过观察宇宙星辰的变化而得出的一套理论体系,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分别对应自然界中“风、热、湿、燥、寒”五种气候和现象;并且以“甲、丙、戊、庚、壬”五天干来代表,以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这十二地支依次循环。其中天干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阴阳五行被广泛用于中医、占星、术数等领域之中。 到了明朝,医家张景岳提出了“五脏生成说”(即“精血津液生成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心主血脉”的关系是通过“五行”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形质”是来自于我们五行的归属。比如“脾主肌肉”,这其中就包含了四肢的肌肉与肠胃蠕动,这些都属于脾脏“生化”的范围;如果一个人的脾胃虚弱了,那么他的身材必然消瘦,四肢无力;反之则胖。
我们的情绪也是由五行所决定的,《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有这样的记载 “所以圣人避阴阳之毒,以从人之天,知者之道,可得而闻乎?……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里的“阴阳”实际上就是指“情绪”,当我们处于一种“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绪之中时,都会破坏身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1949年,国际精神卫生联合会在加拿大举行的会议上正式将“抑郁症”归类为疾病之一;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出版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列出5个抑郁症状群,随后又增加了7个抑郁症状群;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上首次双相障碍会议上,正式确定了“躁郁症”这一名称。
时至今日,我们对“情志”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建立了“中医心理学”这个新兴学科。但是,古书上所说的“七情”,仍然是我们研究情志的健康意义的主要理论依据。 结合您的提问写一份中等长度的解答。
一、什么是七情? “七情”,又称“七情之气”,是指“喜、怒、忧、思、恐、惊、哀”七种情志变化。在这七情之中,“喜、怒、恐”属于“虚证”,“忧、思、惊、哀”属于“实证”。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1、双向性: 指的是七情的刺激既可以令人发病,也可以治病。如《灵枢·师传》中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指出了“七情”可以致病;但是在《内经》的时代,人们受到医学知识的限制,以为许多疾病都是由外界的鬼魅所致,于是出现了“医巫同祀”;其实,很多疾病都是由于人体内在的因素引起的,正如现在所倡导的“内因学说”一样,只不过当时无法解释其中的机理而已。
2、刺激性: 七情之中除“哀”有损伤内脏的作用之外,其余诸情均能直接刺激人体感官,具有明显的刺激性。古人才会提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等观点。
3、整体性: 七情虽分属于五脏,但五脏皆有所属之情。另外,《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提到“多汗者,阳气大虚”,可见“阳虚自汗”也属于情志疾病的范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不寐》中也提到“心火炽盛,睡卧不安”,说明“心火亢盛”可导致失眠。 三、如何调节七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情绪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我们必须学会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防止不良情绪的积累。对于已经产生的负面情绪,我们需要及时“疏泄”;而对于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则需要“压抑”或“克制”。
1、宣泄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情志致病的实证”“郁症”“暴怒伤肝”等情况,需要找一种合适的渠道进行发泄。
2、转移法: 改变当前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思想,用新的思考方式去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