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五行属什么的?
首先明确一点,槊这个字在古时属于“竹部”(现代汉语中“竹”归入一个部)的字,和现在属木的“笔”、属火的“烛”等字一样,是古代对今天“文房四宝”里“笔、墨、纸、砚”四大物资的统称。这从槊字的古文字字形就能看出来:金文中作“疏”,小篆中作“簌”,隶书中作“燭”。
这种字形的变化跟“笔”字完全一致,只是换了偏旁而已——“笔”的古文字形体作“聿”,而“鉈”则是“鉈”的省写(参见《汉书·艺文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西周时青铜器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许多器物上铸有铭文——这些铭文需要用刀刻出来,因此要求笔画要粗细均匀且有一定力度;同时青铜器上的花纹需要雕刻得非常细致,这就使“筆”“硯”的甲骨文笔形受到了一定影响,形成了跟现在接近的样式。
不过,虽然“筆”“硯”二字今属“文房四宝”,但古代的“槊”却并不属此。《诗经·卫风·木瓜》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瓊琚”一句,其中“瓊琚”的“琚”指的就是“錐”(或称“箴")——一种形状像锥子的工具,用来刺破香囊,取出里面的香剂。
这种“錐”字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金文中写作“貞”),所以“瓊琚”的“琚”当是“錐”的异体字,古文字结构与“鋒”字相近。《楚辞·离骚》中也有一句“申椒樹之貞堅兮,桂枝樹之榮茂”,其中“貞堅”的“貞”也是这个“璣”字。
先秦时的“琁”字应该相当于今天的“錐”字了。那么这个时候的“錐”字和“槊”字都是指同一个东西——一种细长的尖头器具。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小篆字体,把“錐”字形作“隹”,这是“錐”字最早的写法,一直沿用至东汉末年。晋代郭璞注《水经》时,还提到当时人们还把“錐”叫作“矟”。
那为什么到了唐代以后“槊”字又成了“筆”的同义词呢?这可能跟唐代开始用“秃笔”有关。原来,唐朝的“筆”是用动物的毛制成的,而“毛”字在唐初写的“毛笔”还是“筆毫”,说明当时的“筆”主要用的是兔毛。但是到白居易写诗的时候,“筆”就成了“禿筆”,而“禿”字在古代是“匕”字头下的字,也就是说“禿”就是“筆”,因为笔主要是竹子做的。
既然“筆”变成了“禿”,而“禿”又可以写成“筆”,两个字同音同字,那为什么不互换着用呢?于是“筆”变成了“錐”,而“錐”又变成了“筆”——只不过这时“筆”的意思已经变小了,只代表“錐”的一种特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