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声演员有哪些?
姜昆、唐杰忠《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 这是相声界的奥斯卡,得了这个奖等于给相声界做了个伟大的贡献,这个奖项是1984年设立的,当时中国相声最辉煌的时刻,群星荟萃,百花齐放,姜昆和唐杰忠这个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相声的最高水平!
冯巩、牛群《巧对影联》 这个作品能看出牛群在相声里的天赋,后来他离开相声舞台去当县长,再复出的时候已经没啥人记得他了... 郭德纲、于谦《树没叶》 这个算是郭老师早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了,跟于老师早年的作品差别不是很大。
刘伟、刘伟《歪批三国》 刘伟老师跟侯耀文先生的这版《歪批三国》可以说是不朽之作,当年央视春晚导演组特意把两个伟字打头的名字放在一起,足见此作品之经典。
马季先生众多作品都可以载入相声史了,这里推荐《五官争功》,《五官争功》里面各个角色的塑造堪称完美,台上几个人的表演相互不夺不闪,这个作品里郭德纲扮演的“白面判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高英培、范振钰《小偷公司》 这个作品的题材在当时算是个新题材,而且语言非常干净,包袱很多,很能体现出二位老师的基本功来。
单田芳老师《隋唐演义》系列 在单老师说书的不少作品中,这个《隋唐演义》是最接近相声作品的。单老师的语言风格和于谦有些类似,都很生活化,因此他的这套书拿过来改编成相声是有戏的,而且用单老自己的话来讽刺社会现象比相声中常用的“洋相”要高明很多。如果单老这套作品得以成功演出并录制下来,绝对可以载入相声史册。可惜的是至今未能如愿。
马三立
马三立先生是相声界最德高望重的一代大家。他在七十余年的从艺生活中,精益求精,不断进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相声语言、相声艺术的发展以及理论建设都有很大的贡献。他的艺术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从1922年马三立登台到1948年可以称为“学演并重阶段”。从1949年到1956年底可以称为“由学转自阶段”。从1957年底起开始是马三立艺术风格日趋完善以至于炉火纯青的发展阶段。
侯宝林
侯宝林也是相声界泰斗级人物,与马三立先生齐名。在解放后他组织和领导中国广播说唱团,为相声艺术的创新和团体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财富。在解放前后,侯宝林创作和演出的相声作品达百余段,被国务院评定为一级演员。生前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团长,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曲艺艺术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的弟子有刘宝瑞、马季等。
姜昆
姜昆1950年生于北京,是姜兆南与王佩英之子。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调北京基建工程队宣传队。1976年入空政文工团曲艺说唱组,1979年毕业于中央广播说唱团相声创作训练班,1985年任总政话剧团曲艺组组长,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郭德纲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相声和曲艺世家,祖父辈就开始从事相声事业,受家庭的熏陶郭德纲自幼喜爱文艺,并随傅艺明、高庆海、迟景荣、赵佩如、赵世忠、师胜杰等多位前辈学习评书、河北梆子、京剧及多种乐器。后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丰先生为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创立“德云社”吸纳人才,并不断推出新作,深得各界人士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