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香港?
「香港」二字的中文名称來源,可追溯到清朝初期或更晚的道光年間。 清初時,今香港新界南部與廣東省惠州市惠阳区接壤一帶,屬於惠州府惠阳县轄下的淡水廳管辖;而新界的北部則屬於珠海縣轄下的一個堡——深圳灣堡(後來的稱呼為深圳市)。有關深圳一詞,根據《深圳縣志》記載,因該處“山水深阻,林木茂盛”故名。
至於香港一詞,在清朝初年極少被使用。有關香港一詞的最早中文史料,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修訂的《潮州府志·疆域》中,有「香港,县南五十里,港水入海”。同書卷十六《山海誌》則有更詳細的描述:「香港,縣南七十里。岸多紅沙,海水湛藍。港內環繞,形如雞喙。風帆林立,遠近爭流。港底深不可測……」。可見這時候的香港,仍是一個小漁村,人口數量不多,物產也較為簡單。
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中國政府為了禁止歐洲人通商貿易,將上海外海的國際貿易港口鴉片戰爭前夜封閉,英、法、西等歐洲強勢國家的商船只能經由廣東進駐廣州城內交匯。這樣一來,原本位於珠江口外的香港一帶,迅速成為了西方人經營的各項事業的中心;而原來的新界各鄉鎮,也因而陸續開始發展起各種工場和手工艺行會。隨著西方文化、宗教及種種建築风格的傳入,此地風貌亦為之改觀。由此,香港從原本的荒蕪小島,變成了資本主義和新式工商業的发源地。
不過,這時候的香港還不是什麼繁榮的工商业城市,人口數量也不多,所以對此地的官方統計來說並不重要。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的工商業才突然發展起來,市區人口也是急劇上升。到了三十年代,香港已經可以與上海的租界相提並論,成为東亞地區的金融中心、旅館中心和消費品購買中心。
隨着二战的爆發,日本軍國主義侵華,佔領香港,並大肆燒殺擄掠,使香港陷入一片火海,許多居民離家背井,淪為難民。戰後,香港經濟復甦快速,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窗口,對外交往也十分頻繁。不僅如此,香港作為一座自由港和沒有關稅的商業城市,其特別的經濟制度,使得它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後最先迎來外資的大門戶,對中國的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