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何占中?

宗政帆俊宗政帆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角度看,“一国两制”下的港人治港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1983年6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双方达成关于香港问题的五项协议,其中一项就是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的协定——“有关在计划开始的五年期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临时立法会的条款。”

根据这项协定,全国人大于1985年4月作出决定,同意在香港设立一个由上议院和大法官组成的临时立法会,作为香港特区的最高立法机关。议员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在临时立法会任期内,除应依法制定的附属法律外,其他任何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必须经其认可。

199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又对这种模式作了进一步完善和规定。然而,临时立法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它既不是选举产生的,也不是代表机关,而是一个立法机关。

2007年和2010年进行的两次修订,使这个由非人民代表的机构逐步向代表机构过渡成为了可能——虽然这一过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详细历史可参考本人之前的答案: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一条道路本身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也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它不是某个人的设计,也不是某届政府的突发奇想,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维护和促进香港繁荣稳定而必须做出的选择。当然,这条道路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实施,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对于“占中”运动,我们应该看到,这既是某种诉求的集中反映,也是某种情绪的激烈表达。这些诉求和情绪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既要反对“占中”,也应该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这些合理的诉求,疏导和消弭激化的情绪。

在“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前提下,这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过程。 我们应该明确,“港人治港”没有错,高度自治也没有错,但是“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并不是让一切照旧、没有任何改革的借口。如果政府或某些利益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或者说行政主导的机制在施政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回应公众的需求,那么就需要进行改革,甚至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来纠正过去所犯的错误。

对于占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提出的要求中有一部分是合理的,应当得到满足以体现民主协商的诚意。对于占中的市民而言,他们的很多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政府也需要认真反思和权衡。 对于香港的商界和社会各界来说,他们在“占中”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也是有其政治基础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港府的政策往往更多地考虑英资和大财团的利益,而对于中产阶层的处境和需求则关注不足。我们需要正视和理解这些利益群体的不满,通过协商和谈判找到出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