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典故故事?

乔越飞乔越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盘山属燕山余脉,距天津市区80公里,横卧在京、津、唐金三角腹地。它山势雄伟险峻,景色苍、幽、秀、奇,有“京东第一山”、“北国小桂林”之美誉,与长城、黄崖关、独乐寺并称为津门四绝。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曾32次到过盘山,乾隆皇帝每到盘山都要写诗抒怀,仅《盘山行宫记》一文就洋洋洒洒1616字。乾隆一生嗜山,到过名山大川无数,6次南巡中曾40多次游历苏州,并且三下江南都是以苏州为第一站。然而他游览过全国各地的著名山水之后,却把盘山同风光甲于天下的江南山水并提,发出过“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题“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诗”勒石为碑立于三盘胜境。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佳话最早可上溯到三国志魏书方技传管辂的星象算学等方技之术,管辂字公明,东莱黄人(今山东省牟平县),他精于阴阳自占卜、望气、堪舆无一不通。他推算出袁绍的后人必然有弑逆之举,且袁氏家族将要亡运,因此他举家迁往幽州避难。途经刘雄墓时,因刘雄死前言其葬地叫天子之穴而有气出,他用方术推算之,得出该葬地为恶穴,死人不久即当复活,建议改葬他处,否则有祸。管辂的这一言辞引出了他“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之说,因他算出了“盘山有天子之气”、“江南有帝王之气”。而“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著名典故,在清乾隆年间得以发扬光大,传颂不衰。

北京的西山一带,历来就有天子之穴,风水上乘之地的说法,历代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们的陵墓多集中于此,史学家郭沫若曾说过“西山一带确是帝王风水宝地”。而在西山之东的蓟州盘山一带,自古就有“京东第一山”之称,其山有天子之穴的说法在管辂时期早就开始流传,清朝康熙中期乾隆前期曾有多位当朝皇帝多次驾幸于此,康熙皇帝19次到盘山并六次驻跸盘山行宫(后改名为静寄山庄),乾隆皇帝24次游历盘山,在康熙、乾隆驾幸盘山游记中,有关记述当地有天子之穴的语句甚多,比如:“此山绵衍千有余里,而龙盘凤舞,虎踞猊蹲,实他山莫是过也”,又如:“兹山自盘山逶迤而来,前对翠屏,中为天成,背枕云岫,洵属万山之都会,天子之御幄”,乾隆御制文盘山行宫记“亦有其山有奇气之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