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怎么来的故事?

邢妮妮邢妮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重耳没有了粮食,又累又饿,昏迷不醒。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逐渐恢复了精神。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就是有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于是亲去请赏。但是介子推非常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听到晋文公要来封赏他,便悄悄背起老母躲进了绵山。

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赏,介子推不肯相见。晋文公便下令三面烧山,逼介子推出来。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山烧光了,却不见介子推。最后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都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修了个“介神庙”,还在清明节禁止用火,吃寒食,称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众臣登山祭奠。在老柳树树洞里,他们发现一片衣襟,上面写下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