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在五行中属什么?
关于“科,百木之长”的解释有二种: 1、以类取象解释,即因为科是各种树木的总长,所以科与木相配象征树梢、栋梁,引申为高;《说文》“科,林木也.”“科”本指树木的树干和树枝,因其高大又引申出规章、法令之意;又因古人在科举考试中把试卷分成若干份来誊录,称“卷子”或“卷”,取其分割之义而有了科目之称,如“科目”(考试项目)等词至今还在使用;“科第”一词则含有进士及第之意(明清时代考中进士的人可获朝廷赐予“恩科”称号).
2、以形取意解说,即因为科的字形像树木枝叶茂盛的样子,而树木之所以被称为“长”是因为它的繁茂,因此“科”也有草木繁盛的意思了。这个意思下科字五行为木,且是木中之长。 而古人是以“天圆地方”作为万物形状的设定标准,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圆的或是接近于圆的。因此凡是圆形的物品都归属于西方金;凡是方形的物品都归属于南方火;凡是长形的物品都归属于东方木;凡是尖的或是带角的都属于北方水;唯有圆形中的方形属于中央土。也就是说,只有方形才符合天地之道的规律,其他的一切都是违背这一规律的,因而不能归属中心土之列。由此可见古代的“科”五行属木是不正确的。其实这里的科应该指的是“科分”两字而言。
由上可知,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在古代“科”都不属于木类的范畴。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典籍中所载“科者木之长”是错误的。 再说一下有关科的出处以及发展变化情况: “科”最初写作“科目”二字,是考试的名称,后来才逐渐用“科”代替“课”成为考试的专用名词,并沿用至今。汉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也逐渐形成了“六科、九科、八科、四科、三科、二科”等的概念,其中的“六科”(察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忠正清直、孝廉、明经、博士)与今天的考试科目并不完全相同。唐宋时期实行的是分科考试制,到明代时才开始采用如今的科举制度——八股取士的方式选拔人才。 在当今社会,虽然“科”已不再专指考试,但其含义仍被广泛沿用着。比如现在常说的某某专业属于理科还是文科就是指某门学科是属于现代科学的哪个门类。这种用法最早出现于《晋书·天文志》:“天文者,本起于图历阴阳四时八节二十五辰二十八宿十二次,故曰科技.” 这里所说的“天文”就是现在的自然科学的一个分类.至于其它诸如工科之类的,大多是后人根据需要添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