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代表什么五行?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意思,似乎在暗示我们给“子”这个汉字赋予五行的意义。 我很奇怪这种思路是怎么产生的,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了好几个答案都是在扯淡。 比如有说“子”是女阴的意思所以属阴;还有说“子”象小孩儿抱着玩具,故属木。(真是脑洞无限大呀) 《黄帝内经·灵枢》里有提到: “黄帝曰:此言之不然,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若木、火、土、金、水者,有名而成形者也。” 这里已经把宇宙万物归为二大类,也就是《易经·乾》里提到的: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天地设位,万物定形。(坤卦) 所以后世的学者大多认同这样的观点: 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阴阳之间为中介,称为“中气”; 木火土金水,五个位置的中气组合,形成了五行的名字和形象。 这样才符合“有形生于无形”的理数规律,也是古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观测结论。
所以五行就是: 金:申酉亥戌 木:寅卯辰丑 水:亥子丑申 火:午巳丙寅 土:未午辰戌 在人的身体中,五脏和中州脾土分别对应着五行中的某个位置或某几个位置。比如心肝肺肾加血(津液)为火,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土等等,这是中医理论的来源之一。
回到你的问题来,“子”是什么五行呢? 如果单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子”的字面意义似乎是“夜半的孩子”(现在的人用“午夜”“凌晨”等词语代替了“子夜”的概念)。
不过我好奇的是,古书上为什么把“子”列入“十二地支”?它究竟属于哪个五行呢? 经过我的认真思考(其实就是翻查资料)后发现,古人把“子”列入“十一干支”,其实是有深意的。因为“子”代表着阳气生发,又象征子女。 《史记·周本纪》中有一句评价周朝的话: “后世子孙修厥身,嗣德彰施,坐明堂,朝诸侯,天下宾服。”
这句话里的“子孙”指的就是后代,“修厥身”就是在滋养自己的根,这里的“身”指的是草木的根,也就是土行。 因为土能孕育万物,所以“子”所属的五行应该是土。 再补充一些关于“子”的知识吧。 古代的“子”字,上面是个“宀”(读“苗”音同“苗”),下面是个“字”,合起来就像房子里面有个“子”一样,表示孩子居住的地方。 也就是说“宅”字中的“子”,是指代孩子。 因此古人造字时,“子”字的偏旁都是“宀”,如“家、室、宫、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