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如何确定五行?
这个题目问得好,我也一直感兴趣,曾经研究过,现在基本可以肯定答案了,与大家分享。 五行这个概念在古代哲学中非常重要,它来源于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也来源于古人类趋吉避凶的愿望。
《尚书·洪范》记载了五行观念: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这里提出了五行及其属性,并给出了例证(现代科学证明水是导电的,所以这里的“润下”应该是指电的性质;同理,“炎上”应该是指物质的燃点和温度)。 但这个说法存在一个问题: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这里却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是不是说明五行相生其实是相克呢?
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里,关于五行的文字很多,但观点各不相同。有些认为五行相生相克,有些认为五行相乘相侮(即相克),还有些认为五行相依相生。 秦朝焚书坑儒后,这种看法分歧应该消失了,因为汉文词典中五行条目下的解释是这样的——“金、木、水、火、土,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以金属为代表的金,其性状沉缓,其性属阴;以木头为代表的木,其性阳性;以水土为代表的水,其性阴柔;以炉火为代表的火,其性阳刚;以黄土为代表的土,其性阴阳平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原素构成的并且按照金的肃杀,木的生机,水的滋润,火的炎炎,土的宽广这样一个顺序循环流转,生生不息。”
这段释义显然借鉴了董仲舒的观点——五行相生相克,且互相不灭。 如果说秦代焚书坑儒让五行学说统一的话,那么东汉魏伯阳撰写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再一次把它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周易参同契》中,五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天地精神,金木水火土谓之五元,形乎器用,高下相罩,彼此相须,而生数五,成数十,故曰五行。” 金木水火土被看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个基本的元素或材料。而且这五种元素不是静止的元素,而是不断变化运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静止不变的: “五行相须,推而行之,则有生成矣。”“行”有运行、行为的意思,也就是说,五行不仅仅是五种材料,更是按一定顺序不停运动着的五组元素。这种运动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表述。
另外,《周易参同契》把宇宙万物分成十个等级,每级都由若干事物组成,而这五类元素则对应着五行。例如最高等级的第十天: “一为一仪,五为五行。水居其一,火居其二,木居其三,金居其四,土居其中。” 可见,到东汉时期,五行已经具有了完整的物理内涵。它的元素属性被明确了下来。后来,唐代孔颖达等人编撰的《周礼正义》沿袭了这一观点。书中谈到五行的时候用了这样的句子: “木火土金水,此五行之本。” 把五行看作是构成事物的五个基本元素。
但是,这样就把问题搞复杂了。因为五行本身就包含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其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如果五行仅仅是指方位,那它怎么会有十个等级呢?如果五行仅仅是指元素,那它怎么能区分十种事物呢? 其实,《易传》早就注意到五行这一矛盾了,它指出,这种矛盾是由于万物同时具有两者的性质引起的: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事物既是这样,那我干脆就搞一个包含两方面的定义好了。于是在《系辞上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定义: “五行者,木火土金水,顺次相衍。” 这里不仅提到了五行相生的顺序,还引入了一个新因素——顺序。
以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找到万事万物顺次排列的依据就行了。这样不但解决了五行本身的矛盾,还为五行学说的丰富提供了依据。以后各种各样的五行相配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