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五行中是什么?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相生即水生金,金生水(百度百科) 由此可知,水是克火的,却又是生金的.也就是说水对火这个中间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水火不相容”里有“火水不相容”的说法;同样道理,“土金水”相依,则是因为土是生金和水的,所以“土金相生”也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2、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分支,这种哲学认为万物由阴阳两个元素组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类为阴阳两类中的某一类,而阴阳两类又可以继续细分,直到无限细分下去,最后归结于阴阳两者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 五行的本质就是阴阳的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阴阳图来表示,如下图: 图中上方是阳,下方是阴,左右两侧是阴阳两极,中间是阴阳交替区域,也就是太极。最外层是由两条曲线构成的八卦,分别代表乾卦、兑卦、离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每个卦都是由上下两卦组成的,每组都是阴阳相间排列的。其中乾坤两组又称为“门户”,因为它们的中间都是阴,而两端都是阳。
3、用阴阳五行说理解自然界万物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归类到了阴阳五行之中,所以后来人们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往往是有理有据的。 例如古人发现日升月落有规律可寻而且有阴阳之分,就根据阴阳五行说来加以解释:日出日落属于阳,所以用“寅申巳亥”四地支;月亮阴晴圆缺属于阴,所以用"子午卯酉"四地支。又因为太阳属火,月亮属水,所以时间规律用"丙辛"和"壬癸"来表达。这样,古人的一天就被分为24个时段,用十二地支表示,每个时段各占一个时辰(现在两个小时),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24小时。 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农历的月份更是再方便不过了,因为农历的月份是按节气变化的,每变化一次用一个干支来表达,而节气又是阳,所以月份必然是阴,因此农历的每月初一叫做“朔”,初三叫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