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五行土还是火?
“德”的繁体字為“德”,部首為“彳”(行)。 《說文解字》:“德,外得于人,內得于己。从彳、悳聲”。段玉裁注:“今人言道德二字,古只說德。”
《周禮·地官·師氏》:“掌教國子小學……若舉禮,則執德以進。”唐孫愐書《唐韻》:“德,德行也。《詩·大雅》曰:‘永言賢德’。”
由此可見,“德”的古文字形,左邊是一個手持長杖的“行”字,右邊是表示音調的“悳”字。合起來就是用手持著用來行走(走路)的法規——即「道路」的意思! 那麼,「道」字又是怎麼意思呢? 《說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從辵、兆。”也就是說,道的本義就是路。 由於人在路上走,所以引申出“道路”的意思; 再因為古代祭祀時要肅穆誠懇,不能搖搖晃晃,所以又有了“正道”“大道”的意思; 而後又由於古人對於自然現象的無奈和敬畏,將不可抗拒的力量都冠以“道”字,如“天道”(這裡的“天”不是上帝或上蒼的意思,而是指自然現象)等等。
至於五行的“火”,其本義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燒火、放火的“火”。 所以,從本義上看,“火”與“道”沒有關係,更不可能是同音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