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是什么命五行?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又名季冬、余冬、穷冬、冰月、腊月、腊月等。 十二月为季冬,“三微蕴于内,寒水结于外”,阴盛阳微的时节。天气寒冷,地气混沌,水结冰而飞。万物不容显露,都敛藏于内。 《内经》云:“冬至之后,阳气微微上升,日出地面,光润逐渐显现在外,此时是阴阳交替之际。”又云:“冬至之后,阴极阳升,水中含火,天气渐暖。”
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更长;小寒节气,阴气衰退殆尽,阳气初生;大寒至,寒气肃静。冬至到立春这段时间,水寒木萎,万象寂然。立春之后,风和日丽,草木萌发,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始出现。所以古人说:“春者,岁始也。” 正月立春。立,建始之意,意味着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立春期间气温回升,但冷空气活动仍较为频繁。在气象学意义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冬季和春季之间,气候的变化特征由冬季的冷凉干燥向春季的温湿灵活转变,所以有“东风解冻,冰雪散而为水气,蛰虫始振,鱼陟负冰”(《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的描述。
二月雨水。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增多,但降雨量级多呈绵绵细雨的状态。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个时候的雨水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不亚于营养丰富的乳汁。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的正是这个时间降雨的特点。
三月惊蛰。“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气温回暖,乍暖还寒,上下波动明显。自然界中蛰伏的生命体开始苏醒进入生长阶段,比如草木发芽,土地里冒出春笋,鸟儿出洞,昆虫破茧……
四月清明。清明时节,大气环流稳定,气温升高较快。“天清地明”,天地之间变得澄澈明亮起来。同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旺,植物的生长势能超过寒冬,此时适当施肥有助于其充分吸收利用。
五月小满。小满者,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此时气温升高迅速,雨量充沛,阳光充足。自然界的生物尤其是植物旺盛生长,农谚有云“小满芒种,连阴雨成灾”,如果这个时候连续的阴雨天气,土壤水分积郁造成空气湿度大增,非常不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
六月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在北方,夏至前后可以感受到“立竿无影”的自然奇景。 在古代,夏至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祭神祀祖。
七月立秋。暑去秋来,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宋代大词人苏轼词云“叶底黄鹂争暖树,枝头绿柳啼佳人”描写的正是立秋之景。立秋到来,禾黍盈满,瓜果飘香。在古代,立秋是一个重要的收成与庆祝丰收的节日。
八月白露。《礼记·月令》言“仲秋之月令雨以时不雨。”白露时节,暑气渐消,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白天阳光灿烂,夜晚月明清澈。草木上的露滴晶莹剔透,白亮亮的如同珍珠。
九月寒露。露浓霜重,凉意更浓。寒露过后,早晚气温低,白天温度高,温差拉大,草木枯萎。古人在此节气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
十月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在树叶上凝结形成霜花。谚语有云“霜降杀百草”就形容了霜降时节万物凋零的景象。
十一月立冬。立,建始的意思,冬,终也。立冬表示夏季结束,万物终结。立冬之时,万物沉寂,一阳上升,水冰地冻。
十二月大雪。大雪,降雪量大的意思,冬至后第二个节气,阳气渐强,雪量增大。小雪封山,大雪封河。《黄帝内经》中说“大雪,寒气盛。”这个节气天气阴冷,风寒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