璾在五行里面属于什么?
《说文·玉部》:“瑧,至也;璥,珍也。从玉,声。”段注:“二玉皆美玉名。” 《尔雅·释器》:“玉谓之瑾。” 《诗·大宣》笺:“瑾瑜,美玉名。” 东汉经学家蔡邕在《礼记·儒行》注中曰:“瑾,谓玉石之洁者。” 宋代学者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根据汉代文献记载,于“玠”“瑱”二字下均增字注释曰:“皆宝玉名。”(见《唐韵》) 可见,“瑾”“璥”“瑧”“瑨”都是指美玉,属玉石一类。古人将玉石由细到粗分为璇、玑、璲、瑾、琰、琳、珑、玢、瑰、玗、瑛、琦、琅玕等14种。(参见《辞海》“宝石”条) 《尚书·舜典》:“巡禹之泽,曰:畴呀!允迪,斯言,既乃彰,有若煜煜,更若雪霜。”孔传:“煜煜,光采貌。” 《庄子·秋水》:“夫玑衡作焉,以水盛曰沧海,以龙纪官,而水长矣。”郭象注:“水之生者,始生于海。” 《春秋·僖公元年》:“春王正月辛卯,晦,彗星出现。” 晋代学者裴駰集解引三国吴国张璠《春秋》:“彗,扫帚星也……其色青赤。”
南北朝学者郦道元注《水经》:“彗星,状如帚。” 这些古籍中的“彗”“炜”“晖”“炜”“辉”“煇”字,都有发光的意思,其中“彗”与“輝”的本义是表示光线发射出去或反射回来。后来,许多字的含义发生了引申,这些字都带上了光明、明亮的色彩。
《楚辞·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王逸注:“落英,落蕊也。”洪兴祖补注:“《礼记·内则》:‘糁,取其香者。’郑玄注:‘糁,饭也。’” 宋代学者罗泌撰写的《路史·后记》:“颛顼氏六世而生女庆余,是为霓裳仙子。” 元代文学家杨朝英编选《太平乐府》收录〔南吕·金字经〕《送春》曲:“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去能几许?醉阑珊、斜日衔山,翠袖凭栏冷雾。” 明代文学学家胡应麟著《诗薮·近古》:“李颀一诗,格律尽妙。……〔七绝〕《听董大弹胡笳弄》‘胡笳一声半夜鸣’一首,音节最妙。” 以上诸例中的“落”“落红”“春去”“夜半”“一声”中的“落”字,都是古代汉字中的一组形声字,这里表示动作,读音为luò。但“落”字在这里的本义却是消失、下落、下降。它是从“落的繁体字”(落)省改而来。《广韵》“禄”字注云:“今‘落’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