瑗的意思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瑗,大孔璧也。从玉,允声。” 段注云:“按此诂皆非。谓为大孔者,误;言其形如璧而大者,非;谓其肉好正中而大者,亦非。” 清·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 今释: 瑷(瑷yì),一种形状像璧的玉器。
《诗•郑风》:“琼瑰玉璋,琬琰瑜琲。” (琼、瑜、瑁、瑾均为美玉名) 东汉班固《东观汉记》:“诏赐中书令高堂隆绢二十四匹,诏书三通。隆以帛少,上书称谢。昭帝遣人问曰‘卿但道谢朕,为何不道谢中书令高堂隆?’对曰‘臣以亲故,不及诸大臣。’遂以六丈帛报答。” 六丈(一匹)的绢。
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轻绡(xiāo)三幅,沃雪千程。” 宋苏轼《浣溪沙》:“柔绿轻红百朵云。小桥杨柳碧痕初。玉簪花发六铢衣。” 元杨维祯《水龙吟》:“小桃枝上春风,早梅香里黄昏月。” 明唐寅《落花诗》之一:“落英舞袖拂回廊。断送流光。” 清代黄景仁《绮怀》其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烛荧荧度暗宵。”
瑗,拼音yuàn。意思是指一种宽边的玉环,是古代佩玉的一种。“瑗”字在造字法上属于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这样阐述:“瑗,大孔璧也。像玉之有理也。凡瑗之属皆从瑗。”在“瑗”字的结构上,玉在字的左侧,表示瑗字形旁,属于玉器的其中一种。王字旁在字的右侧属于声符,指瑗字的读音与右旁“王”字相同。
1、瑗字的五笔编码
瑗字是合体字形,用五笔输入时,需要拆分为“玉”“王”部首先根据“玉”的字根口诀“点横提,一和米”;“王”部的字根口述为“二五一十”。按照五笔字型输入使用主型取码的原则进行。
所以“瑗”字的五笔编码为“dgdg”。
2、瑗读什么音
瑗字读“yuàn”。声调为第四声。在表示此字的音节时组词为瑗玉(yuànyù)指古礼佩玉,形状像璧,内孔较大。
3、瑗字的具体释义
瑗是一种玉器。指宽边的大孔璧。形状像璧,内孔较大。也有用作人名的。如南唐后主李煜之姊,南唐昭惠公主名为李丽瑗。
4、字源演变
初文为瑗字的会意形声字,篆文瑗有三形,为后世简化字“瑞”的来源。一种从玉而从王。一种从玉而从五。一种从玉王而兼从五。三形意义相同。由于汉字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的发展,文字的象形性逐步变弱,所以才造成了认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