馠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菡”字是一个古字,在《康熙字典》中,“菡”字解释如下: 菡字原从香,音向(xiàng)。《广韵》作涵。此字疑声符误作香者,因音同而讹也。【正字通】同含。(注:《康熙字典》原文“字库”“菡”作“含”) 又【集韵】胡南切,音寒。义同。 而“晗”字,《康熙字典》解释为: 晗字从日,本作晨。《五音类聚》云:晨,早也。《集韵》云:晨,昧爽也。谓天将明未明之际也。今作晗。亦作晗。
分析上述两条解释可以看出,“菡”、“晗”二字,在古代原本意思相近,但是后来有了区别—— “菡”,从“辛”,表示含有腥味; “晗”,从“日”,表早晨。 这种字形上的细微差异引起字的读音上不同,进而通过读音引出了现代汉字新词形“han”。
由“涵”“晗”两字的小篆字形来看,二者最初形体相似,所以读音也应该相同。那么,古人造“晗”字的时候,为什么要特意将之写成从“日”呢? 我猜测,这可能是为了区别于另一组同音字“寒”“憨”“杭”等字。因为古代的“寒”字,小篆形状和“晗”字差不多,而“杭”字则与“涵”近似。
如果这个猜想正确的话,那么可以推测,在普通话尚未统一规范之前,“晗”字应当读若“寒”;而在普通话语音体系中,“晗”字之所以被拼作han,应当是因为它与“寒”字在普通话中读音不一样而已。 现在,我们再看“芬芳”中的“芳”字。
“芳”字在小篆中表示为,上面是“艹”,下面是“方”。而“方”字的一码是多音多义字,在词语“芬芳”中,它的读音应当是fāng。 但是,“芳”字还有其他读音,例如在“花香”中的“香”字,读音就是xiāng。
综上,“芬芳”的“芬”字,应当读若“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