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日本见到明星?
我....我见到过木村拓哉! 当时和闺蜜一起去的日本,在东京玩的时候,偶然看到木村的宣传海报,朋友说去不去的?当然要去啊,然后我们就跟在了广告之后的队伍后面……
(人群中的我们俩) 当时还下着雨,队伍走的很缓慢,我们在中间的位置,而木村就在最前面,走了一会儿,我的朋友让我看后面,我回头,发现木村就站在我的身后! 我瞬间激动到无以复加,但是还是硬着头皮保持冷静,心里默念不能失态不能失态。于是我假装开心的说“哇,这个帽子好棒”,随后把帽子摘下来,故意用戴帽子的动作掩饰自己的害羞,然后,就没忍住笑了… 然后我就看到木村也笑了,那种很柔和很舒服的那种笑,我真的记了一辈子,那个笑容真的像月亮一样耀眼。
到了签名的环节,我在第二排,朋友在前面,我举着应援牌(我是他的迷妹啊),他看到之后笑着对我们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就开心的排队签了名。 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激动,一个是在自己追星路上很有分量的人,一个是让自己觉得喜欢好久的男人,这两个人都在同一个城市里,而我却遇见了他们并且很喜欢他们,这也许就是缘分吧~ 放一张很喜欢的图片,祝好^0^~
明星一词,来自于英美。二十世纪初开始,英美娱乐界为了商业的需要,有意培养一些电影或戏剧演员作为票房的号召,把这些人称为Star。后来有心人把这字译成了“明星”,使本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字眼得以恰到好处地引入国门。
1921年孙桂荃和王露黎二位明星一起赴日公演,这是中国演艺界人首次到日本演出,也是“明星”第一次登陆日本。后来有中国电影人带领影迷团东渡“观赏国技”,也有在日留学生和来日研习人士去看各种娱乐演出。但是,日本民众对于中国演艺界人士的兴趣不大。1931年7月周璇、胡蝶、王人美等一行十几人(据说是赴美演出,实则去东京拍摄电影《飞花村》)来日,在东京下船,虽然引来了众多记者的围追堵截,可日本人感兴趣的是这些人“梳的是什么发式,穿的是什么衣服”。所以当时周璇她们倒有心情逛街,去浅草赏玩。
日本演艺界人士对中国明星的好感也是一波三折。据宋淇(香港电影工作者)的回忆文章讲,三十年代初期,梅兰芳到日本演出,受到了日本文人的热烈追捧。但是到了三十年代中期,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日本艺能界人士对明星已没有了好感和兴趣。相反,日本的一些演艺界明星来到中国,受到中国各界人士所热捧,这令当时中国演艺界人士颇为尴尬。
日本人对明星的追捧是战争结束后开始的。最早,是一些从国外拍摄中国电影“归国” 的女明星引发的。1946年有夏梦、黄曼梨等人组成的电影访问团来日,由于夏梦当时刚拍完影片《丽人行》,在日本首映,因此也受到了日本明星通和中国电影爱好者及华侨的热捧。日本电影界和艺能界人士对她们也很客气,还专门召开了记者招待会。
1954年赴日演出的白虹也受到了明星通的喜欢。日本报纸都报道了白虹的演出情况,认为:“白虹的演唱,在日本是独一无二的,希望她再来日本,再次举办个人演唱会。”白虹到日本,还特意游览了日本的著名景点,拍了很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