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谁闻了剑眉?
杨洋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拍摄过程中,因为角色需要,要扎两个小辫儿,结果杨洋的眉毛被夹子弄掉了很多。由于当时正处夏天,温度很高,所以没有做修补。等拍完戏再补的时候,眉毛已经很难长了出来。 后来杨洋就一直在用眉毛膏和眉毛刀修整自己的“半永久”眉毛,还曾经在节目中展示自己修剪的眉毛,并开玩笑说,“你们真的不要以为我的眉毛长得很好,我真的是每天修理啊!我每天都要刮很多的眉毛出来。” 其实,杨洋的眉毛修整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前不久,杨洋在自己微博晒出一组健身的照片,然而眼尖的网友发现,照片中杨洋的眉毛看起来有些不一样。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不是化妆师给画的呀?还是特意修过?”也有网友表示:“这眉毛画得有点太实了。” 对此,杨洋在微博上回应称:“哈哈,是修过了……”并且还配上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其实,明星也是普通人,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比如像杨洋这样,一不小心把自己眉毛给弄没了,然后不得不进行修复。不过,经过专业的化妆修饰后,现在的杨洋已经恢复了帅气模样。
古人很早就知道用不同的物质改变眉毛的颜色和形状,屈原《楚辞·大招》就说过“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粉白是形容女子的肌肤,黛黑就是指眉毛和头发。朱砂、青螺和各种眉黛,都是女子画眉常用的颜料。(唐代的宫女还用石绿画眉,大概是因为当时崇尚胡风的缘故。)汉代有专门用来画眉的石丸,叫做“黛丸”。把“黛丸”放到小石坪上磨划,蘸上水就可以在眉上涂抹。南北朝时期的杨契丹还以翠鸟的羽毛作为颜料画眉,颜色蓝黑鲜亮,美丽非常。《颜氏家训》中对这种丹青美容十分反感,称之为“冶容”。
画眉之风到唐代时更是大盛。当时流行的眉形有十多种。如由寿阳公主开创的“寿阳妆”,就以梅花之形为眉饰。“八字眉”象笔画“八”字,“小山眉”细长如山峰,“桂叶眉”形如“椭圆”,“却月眉”犹如一弯新月。在唐代的十多种眉型中,“桂叶眉”与“八字眉”影响最大,时间也最持久。这两种眉型,一直沿袭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花蕊夫人都还喜好这两种眉型,“新教内人唯折支,旁罗楚些唱《阳阿》。须臾惊觉难寻觅,瀛海风高夜正多。(《后庭花》),”折支“即为八字眉”。
唐代女子画眉还经常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螺形、半妆、月晕、拂烟、分梢、八字、倒晕、凝晕、横烟、细五眉等。在唐代,人们已经可以培植长短各异的眉毛,即用剃刀剃去原有的眉毛,利用黛墨重新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