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贵与王宝钏故事是真的吗?

费楚寒费楚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王宝钏“抛绣球择婚”及“寒窑十八年”的故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尤其是秦腔《大登殿》中,薛平贵身着蟒袍、头戴乌纱,王宝钏身着凤冠霞帔,携手回宫时的唱词更为流传。“手执紫金红罗斗篷盖在老奶奶身上,这才是紫罗斗篷盖在老爹爹身上……”等唱词感人至深。

王宝钏的故事,有《玉钏传》和《王玉钏》的古本戏曲文学剧本传世。前者为明万历年间徐尔 Alla。后者为清乾隆年间黄维崧所著。此外元曲中也有王宝钏的故事。看来这个故事流传之久远非同寻常。其实,王宝钏故事原型的王氏是实有其人。据《新唐书·薛平贵传》、《旧唐书·薛绍传》、《太平广记·王氏》以及甘肃天水等地的一些碑文记载,王氏是兵部尚书王珪的孙女,名不详,住长安附近的大方乡,其父王辅时。《新唐书·薛平贵传》记叙了王氏的丈夫——折氏平贵的生平。

折平贵原是朔方军(治所在今宁夏灵武一带)的游击将军,后随名将王忠嗣征讨吐蕃,升为右卫将军。一次在青海阵上生擒一太子。折平贵想让俘虏回去报告其母,速投降以免死于锋刃之下,又担心其逃跑,就让副将可汗贺护送太子返营。不料他们俩在路上被敌人埋伏的兵士所杀。部将们为此非常愤怒,发誓为他们复仇,终于击败了吐蕃。

安禄山叛乱后,折平贵又在河北打了几次胜仗。他乘胜进军范阳,兵临城下,正当攻城时,奸臣杨国忠恐其立下大功,权势盖过自己的姐夫安禄山,就对唐玄宗说折氏平贵妄自尊大,阴谋造反。唐玄宗轻信谗言,乃急令“召还”,折氏平贵因遭到怀疑,害怕被杀而反叛,自称“秦王”。后兵败奔突厥,病死于军中。

王氏是折平贵被“召还”而反时追随夫君去北地的。《新唐书·薛平贵传》记之稍简:“平贵既还,王氏随之,既叛,欲妻以公主。王氏诃止,竟从平贵死。”《太平广记·王氏》记之较详。此书记王氏“家甚富”,丈夫折平贵造反后,“王氏谓其父日:‘我夫既为乱,汝宜速请高驾,勿坐余祸!’父然之。将行,氏曰:‘当须一见我夫,面陈离诀之意。若复得交言语,不亦善乎?’父从其意。氏从父去,既到平贵处,相见而别。平贵强留之,不从,遂追逼极严,王氏谓左右曰:‘我夫既作乱,又不许我归,天理如此,死其宜矣。’取白练缢杀其女妓百人,且自缢死。”

王氏“家甚富”,既“从父去”,可见她原来住处并不在长安而是附近农村,与《玉钏传》“王氏之父,家业殷厚,良田四十余顷,有牛马之利,租课之饶,其居在长安城西北”之说相同。

王氏追随折平贵而去,自然不是《玉钏传》所谓因抛金钗招来杀身之祸,而是安史之乱时动乱之祸。《玉钏传》记王氏“闻凶信,痛不欲生”,其随夫君去北地也是迫于无奈。至于《玉钏传》、《王玉钏》中的薛平贵原姓王,王氏原名玉钏,因抛绣球选婚未中才导致悲剧发生,以及王氏在寒窑受苦十八年后薛平贵镇守西凉平了回回兵又平了安禄山,与公主联姻荣归长安与王氏夫妇团圆等等故事,都是为了突出封建“三从”教条和表现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而艺术虚构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