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行指的是什么?
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日稼穑(sè)。 润下作咸,炎上也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甜”
后来到了战国中后期,出现了关于五行的更多论述和说法,如:齐国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楚国伍参的五行气说等。 邹衍的五行说是以历史变迁、地域更变来说明五行的变化作用及相互关系(比如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伍参则是用五种基本的自然现象来解释“五行”的概念及其相生相克的原理:“木,生火者,木性动而火性炎;生土者,木腐必附土生;生金者,金居秋而木伐入金;生水者,水性流而木性生;故木为五行之本;火,木动而炎,故谓之行;土,木伐而入土,故谓之土;金,木伐入于金,故谓之金;水,水生木,故谓之水……木得金而坚,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柔,金得火而柔,水得土而隐……” 这两种说法虽然表述不同,但基本含义都是认为,大自然是由木火土金水五个要素所构成,这五个要素互相影响而又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状态,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平衡系统。
至于题主所说的古代“五”的含义,在汉语里是一个表示数量的单位词而非限定语,所以通常没有太具体的量上的涵义。不过既然您问的是古代的“五”而不是现代的“5”,那我们就按古时候的来讨论吧! 五在古代是表示“多样统一”的意思——比如说五色是指青黄赤白黑,这是就颜色说的;再说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这是就粮食而言,再说到五行就是指水、火、木、金、土了.....以此类推还有五味、五音、五官等等,这些“五”都不是数字意义上的一、二、三、四、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