湉五行属水还是火?
1. 《康熙字典》说“湉”是“汤澄貌”,形容水面静而不动的样子。这种解释有道理吗? 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查检《康熙字典》中的"氵+廷"这个字形(包括"湉、渟、渟"(tíng)等异体字)所给出的注解都是"水深而澄也"。这就是说,"氵+廷"的字形的本义都是指水潭或深水。既然如此,那么这些字的解释应该是一样的,不应该把"湉"的解释与别的两个字区别开来。所以我认为《康熙字典》的"汤澄貌"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臆测之辞。实际上,“氵+廷”的字形都应该是"水潭"的意思而不是"水深而澄"的意思。
2. 既然“氵+廷”的字形都表示水潭,为什么在古文字中“氵+廷”又写成“氵+宁”“氵+定”这两种字形呢? “氵+宁”“氵+定”这两个字形其实是不存在的,它们是后人为了解释古代字形而造的假字!
比如“湛”(见图1-53),有人认为它是由“氵+汀”构成的,于是造出“氵+丁”(即“氵+宁”)来表示其本义应是“浅水滩”;“淀”(见图1-48)也有人认为是“氵+汀”字构成的,于是就造出“氵+顶”(即“氵+定”)来表达它的本义是“水草积而成的水洼”。然而事实上,“氵+汀”的字形在古代汉语中是根本没有被用来表意的,所谓的“氵+丁”和“氵+顶”都是后人伪造的字形。
再如“淀”(见图106a),有人认为它是从“”(见图2-197b)省变而来的,但实际“氵+宁” “氵+定”两个形旁都是后人捏造出来的。再比如上面的“湉”字也是从“”省变来的,但它也不存在“氵+宁”和“”两种假借偏旁。古人造假不是这么马虎的,他们之所以会造出这么多假借偏旁,是因为当时有些汉字还存在着形体分化的情况——比如“湛”(见图1-49)这个字,在金文中有两体,一为“(湛)”(见图1-53),另一为“”(见图1-50),它们后来分化成三个不同的汉字了——一个是“湛”(见图1-50),一个是“”,另一个就是“”,而“”字后来又被误认作“”。所以古人要区分这三个不同的字,就不得不造出“氵+宁”“氵+亭”这样一些假借偏旁作为标志。但这种作法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这些假借偏旁的存在大大地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造出的假借偏旁除了用于“”之外,还可以用在其它一些与本义无关的汉字的偏旁部件上——比如“淀”,除了“氵+丁”“氵+顶”之外的第二种写法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像“淀” 这样的字形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建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及一些专家尽快取缔这些多余的假借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