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1.五行的起源 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关于五行的记载很多。在《尚书》、《诗经》等书中,没有五行的字样。但关于五行的思想却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如《诗经·大雅·緜》中有“绵绵瓜瓞”的话(瓜蔓绵延,种子发芽);《国语·周语上》中的史官优靡谈到殷纣王“不用嘉谋,而贪肆淫心,暗昧无知……好乐不已,乃淫声色。”就提出了“好乐极则淫”的观点。这些虽然还不能说是五行思想,却显然与后世所谓“五行”的思想有某种渊源关系。
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彼此影响,形成了诸子百家的局面。其中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两家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们分别被奉为道家学派的开山祖和李氏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约生活于公元前571至前471年间,据说曾见周文王,后去临潼的骊山采石炼丹,羽化登仙。他的著作有《道德经》(又题《道德真经》或《无上妙道玉清玄元宫战》)五章,简称为《道德经》。这一部只有五千言的小书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并进而指出万物由道而生,万物各具一阴一阳的特点。这种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成为《道德经》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且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五行说的形成。 在《道德经》的某些篇章里提到了水,火,土,金,木等各种自然现象,并且强调水对于火的作用以及水和土的区别,还提到过“谷神”即“玄牝”的概念。这些都成为后来五行思想的基础性概念。
2.五行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思想是一个基本观念体系,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广泛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体现。那么它是如何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基础构架的呢?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据现有资料表明,五行思想是老子之后儒家和道家两大流派共同发展的结果。
儒家思想的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孔孟时期,二是荀子及其以后时期。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他认为“仁”是世间最高尚的感情,因此他倡导人们要克己复礼,要遵循周礼,以此来培养人们的感情。这个时期的儒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只是把一些具体的礼仪和规范加以总结和提升而已。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说”,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天生具有的德行;他还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施仁政于民,从而使得仁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光大。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利破坏社会秩序的丑恶行为,比如宋国人叶公好龙的故事。所以孟子又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来反对暴君虐臣,同时也为后来的封建皇帝所接受。到了荀子时代,儒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系统理论框架,而且由于荀子的地位比较高,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在《荀子·天论》中指出: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更废,寒暑相推,而入岁尽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故天覆而地载也,化育万物者也。”这里的天地和万物都带有明显的五行色彩,尤其是阴阳的交替变化构成了五行演化的过程。
3.五行的内涵 从上面所说的,我们知道老子的五行思想主要是从自然界的现象归纳而来的,而荀子的五行思想则是建立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的,两者虽有联系但也存在区别。 至于五行的具体内容,根据《吕氏春秋·审分览·执一》篇,五行指“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另外根据汉代刘歆在其所著的《七略》一书中认为,五行是指“一曰五事,二曰五帝,三曰五神,四曰五行,五曰五家。”
我们通常讲的五行指的是五种物质形态,它们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既相对立又有统一,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
具体说来,这五种物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金属为代表的坚固耐久性材料,包括金;一类是以木材为代表的柔软易变性物质,包括木;还有以水为代表的流动性物体和水以及以火为代表的发热发光体等等。这几种物质的性质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它们的作用却是一致的。例如火可以烧毁一切可燃物但是却无法消灭水,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道理;再如水可以使木沉入地下但却无法使金熔化这也是五行相克的道理。 我们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而构成物质的元素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这些不同种元素的结合构成了万物的千姿百态的变化。按照五行理论的说法,宇宙间的一切都是通过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同时每一类事物的特性也都是由其所属的五行决定的。 这样看来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就应该从这些要素出发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