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五行月份?
“十天干”,简单说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 甲木、丙火、戊土、壬水为阳。乙木、丁火、已土、癸水为阴。 庚金、辛金为辅。
十二地支分别代表: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子(zǐ)。 其中: 甲、丙、戊、庚、壬五行为阳,乙、丁、己、辛、癸五行为阴。
将“天干”与“地支”依次搭配,从甲子开始一共六十个组合,叫做“干支”,也称“干支纪年法”。用它可以记录每年的变化,一年一个循环,永远不变。这就是古人使用的纪年方法。
古代用干支计年的优点是,不管闰月、闰年都可以利用,不需要考虑岁星运行的快慢和周期。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不能区分阳年和阴年,不能区分左列右列的干支顺序。这就使得同姓名的两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生或者死亡,而节气和农历月份也是按干支来计算。
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历月份”与“生理周期”“受孕怀孕”有密切联系。古人很早就发现,人出生的时间不同,其八字就不同;而受孕怀胎的时间也是有规律的,按照干支推算,就可以知道胎儿是阳年生还是阴年生,是左列还是右列。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之一。
希望我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