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是什么五行?
“天官”,也称“三公”、“三台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三位天神。《晋书·天文志》:“中台为五帝之座,按古乐章,歌五言。中台高八百里,星一百二十座。”《南齐书·高帝纪上》:“乙亥,以日食修省,诏赦狱囚。丙子,省百役三千余人。丁丑,以日食修德,大赦天下。戊寅,封禅。己卯,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北陛。辛巳,朝日于坛东陛。甲申,夕月于坛西陛。太宰王俭等率文武百僚请舍正殿,以大礼殿为名。诏可。”这里的大礼殿就是建康宫的正殿——太极殿了。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门阀制度的强大影响,皇权受到极大削弱,皇帝经常无力处理政事,于是在中央设三公,作为皇帝的助理;地方上则设监州、监军,代表朝廷监督刺史、都督的行为。隋朝废去三公,唐朝又恢复此制度。宋朝设立宰相议事处“中书门下”,代替三省,三公之名遂废。元朝建立后,恢复了三公之名,但已不具备实权。明清两代,三公成了一些荣誉性头衔。 那么天官是不是指这三位星体有如神祇般的显赫地位呢?其实不然。古人把恒星分为三类:三垣的恒星称为“紫薇垣”(亦称“紫微宫”)、离朱域的恒星称作“轩辕”或“轩辕星座”、其余的叫“外藩”。而三垣又被认为属中央王朝,故总称“三垣四象”。“天官”其实就是“紫微垣”里的星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星星位置比较接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官”。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所谓的“三垣”“四象”实际上都是银河系里的一块星系盘,它们其实都不在“天”的范畴里了(其实“宇”和“宙”也是后人根据《淮南子》里“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概括而来的)。不过“天官”这个叫法还是沿用至今。